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秘而不泄 > 成语秘而不泄的故事

秘而不泄


秘而不泄

拼音mì ér bù xiè

解释

意思是指严守秘密,不肯吐露。出自《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9卷:“上仙真经秘而不泄者,为此字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见知也。”

暂未找到成语秘而不泄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秘而不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9卷:“上仙真经秘而不泄者,为此字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见知也。”
秘而不言 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骋益忧惧,秘而不言。”
秘而不露 晋 陈寿《三国志 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秘而不宣 晋 陈寿《三国志 吕蒙传》:“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幽而不默
启而不发
生而不有
羣而不党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