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肤寸之地 > 成语肤寸之地的故事

肤寸之地


肤寸之地

拼音fū cùn zhī dì

解释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暂未找到成语肤寸之地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肤寸之地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方寸之地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尺寸之地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肤寸而合 《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维泰山尔。”
三寸之辖
三寸之舌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分寸之末 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分寸之功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无有分寸之功。’”
尺寸之柄 《史记 魏豹彭越列传赞》:“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得摄尺寸之柄。
尺寸之功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