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白首不渝 > 成语白首不渝的故事

白首不渝


白首不渝

拼音bái shǒu bù yú

解释

渝:改变。白头到老也不变。形容人一生忠诚、坚定。

出处《梁书 何点传》:“新除侍中何点,栖迟衡泌,白首不渝。

暂未找到成语白首不渝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白首不渝 《梁书 何点传》:“新除侍中何点,栖迟衡泌,白首不渝。
折首不悔
神龙见首不见尾 清 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矢志不渝 《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终身不渝 梁实秋《谈友谊》:“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
终始不渝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忠贞不渝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忠诚不渝 《第二次握手》:“她是你的同事,你的同志,你在今后革命征途上和科学事业上忠诚不渝的伴侣和战友!”
至死不渝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之死不渝 宋·苏辙《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