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秋高气肃 > 成语秋高气肃的故事

秋高气肃


秋高气肃

拼音qiū gāo qì sù

解释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宋 张抡《醉落魄 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暂未找到成语秋高气肃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秋高气和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秋高气爽 唐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暗风吹乱蛩悲咽。”
足高气强 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伐卫》:“妾望君之人也,足高气强,有伐国之志也。”
足高气扬 《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趾高气扬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心高气硬 明·王錂《春芜记·反目》:“你平日里心高气硬,笑伊家今日无计谋生!”
心高气傲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
天高气轻
才高气清 唐 韩愈《与孟东野书》:“足下才高气清,行古道,处今世,无田而衣食。”
秋高马肥 宋 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臣恐秋高马肥,虏必再至,以责前约。”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