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王维的诗 > 少年行

少年行

[唐代]:王维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其一】

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其二】

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

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

【其三】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骑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敌酋无法逃生。

【其四】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方告终,高高坐在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殿栏赐予列侯印,将军佩着印绶走出明光宫。

注释

⑴新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盛产美酒。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

⑵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著名勇士荆轲、秦舞阳都到过此地。汉时曾徙豪侠于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⑶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⑷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

⑸苦:一作“死”。

⑹擘:张,分开。一作“臂”。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

⑺重:一作“群”。

⑻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⑼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⑽欢宴:指庆功大宴。

⑾云台:东汉洛阳宫中的座台,明帝时,曾将邓禹等二十八个开国功臣的像画在台上,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⑿轩:殿前栏槛。

⒀明光宫:汉宫名,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秋建。

写作背景

《少年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共四首。这四首诗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一群急人之难、豪侠任气的少年英雄,对游侠意气进行了热烈的礼赞,表现出盛唐社会游侠少年踔厉风发的精神面貌、生活道路和成长过程。组诗每一首都各自独立,各尽其妙,又可以合而观之,构成一组结构完整而严密的诗章。这组诗歌表现了王维早年诗歌创作的雄浑劲健的风格和浪漫气息,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年轻时王维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

作品赏析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分咏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怀,勇猛杀敌的气概和功成无赏的遭遇。各首均可独立,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好像人物故事衔接的四扇画屏。

第一首诗,写侠少的欢聚痛饮。诗开头便以“美酒”领起,因为豪饮酣醉自来被认为是英雄本色,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李白《侠客行》)饮酒在当时因能激发意气而被视作胜事。“斗十千”语出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按李白也有《将进酒》诗云:“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此诗意近李诗,不仅极言酒之珍美,而且还借前人的用语写出慷慨好客、纵情欢乐的盛况。盖游侠之饮原非独酌遣闷,其倜傥意气正在大会宾客之际才得以充分的表现。第二句言“咸阳游侠”,乃以京都侠少为其代表。游侠人物大多出身于都市的闾里市井之中,故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径直称之为“闾里之侠”,咸阳为秦的国都,则京邑为游侠的渊薮也不言自明,这里不过是举其佼佼者以概全体。诗的前两句以“新丰美酒”烘染在前,“咸阳游侠”出场在后,而“多少年”则为全篇之纲。诗的后二句更进一层,写出侠少重友情厚交谊的作风。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间便能成为意气相倾的知己,所谓“论交从优孟,买醉入新丰”(李白《结客少年场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正表现了他们同声相应的热情。因此,在他们开怀畅饮的豪爽风度中,还渗透着为朋友倾情倒意,肝胆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率真坦荡的人生态度。诗为人物写照,最后却宕开去以景语收束。诗人撇开楼里的场面,转而从楼外的景象落笔,其实写外景还是为内景服务的。末句中的“高楼”不仅和首句呼应,暗示了人物的豪纵气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扫鄙陋猥琐之态;“系马垂柳”则以骏马和杨柳的意象,衬托出少年游侠富有青春气息的俊爽风致。有此一笔,使情景历历如绘,遂在表现人物豪宕气概的同时,又显得蕴藉有致。全诗用笔的跳荡灵动,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第二首诗,写游侠的出征边塞。这首诗里所说的“仕汉”“骠骑”,以及下面两首诗里出现的“五单于”“汉家君臣”等,都是借汉事喻唐,这在唐诗中几乎是习闻熟见的惯例。这里说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担任了羽林郎的职务。由于羽林郎宿仗卫内、亲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闲之辈可以入选。《后汉书·地理志》云:“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由此即可见一斑。骠骑指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统率大军反击匈奴侵扰,战功显赫。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一旦国家有事,便毫不犹豫地随军出征。边关是遥远荒寒的,沙场的搏杀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诗通篇是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加以客观的描述和赞颂,这里却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气反挑,使文势陡起波澜,末句则以斩截之语收束,而“孰”“不”“纵”“犹”等虚词的连用,又在接二连三的转折中不断加强语气,活脱地传达出少年从容朱毅的神情和义无返顾的决心。这种借顿挫的用笔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仅很有力度,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游侠“意气”的内涵。

第三首诗,写少年的勇武杀敌。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战争情势之中。“虏骑千重”指敌人大军压境,形成包围之势;“众敌酋倾巢出动,来势汹汹,企图以优势兵力取胜。而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剽悍的敌酋“纷纷射杀”,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这里把少年写成孤胆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诗的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写照:“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的艺高胆大。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表现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这样,这首诗就和上一首彼此呼应,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诗中所出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本来是爱其人而及其物,这里的物又为人增色,人与物原不妨是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诗人每喜表现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称“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杜甫自述“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族弟说:“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送从弟蕃游淮南》)等等。这些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第四首诗,写游侠的功成无赏。上一首诗既已写到少年游侠的勇却群敌,那么这一首写朝廷论功行赏,他也理应是受奖的主角了。诗的前三句,极写庆功仪式的隆重和气氛的热烈:君臣欢宴、云台论功、天子临轩、封侯赐爵,正当期待中的主角出场时,领赏者却突然变成了“将军”。这里的“将军”和第二首“初随骠骑战渔阳”里的“骠骑”当是一人,指军中的主帅。“将军讽出明光宫”,也即李白《塞下曲》其三所云:“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意谓受皇帝宠信的权贵坐享其成而血战的勇士反遭冷落。诗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复渲染,到头来却翻作他人;而活跃在前三首诗里的主角被悄无声息地推到了局外。这种欲抑故扬的艺术处理,使诗中的不平之鸣得以强有力的表现,这里再加申说反而是多余的了。

王维的《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豪荡使气、舍身报国、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侠精神,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他笔下的少年游侠形象,和盛唐其他诗人创造的形象一样,实际上是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这四首绝句独自成篇,各有侧重,但又蝉联而下,互相补充和照应。用笔或实或虚,或显或隐,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谱写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进行曲。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王维的诗(341篇) 王维的名句

猜你喜欢

少年行三首·少年卖珠登主门

宋朝张耒

少年卖珠登主门,主家千金惜一身。
绿鞴请罪见天子,尚得君王呼主人,◇鸡走马长安道,豪杰驱来奉谈笑。
汉庭碌碌公与侯,畏祸忧诛先白头。

少年行

近现代蔡和森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②
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③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④
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⑤
□□□□□,□□□□□。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⑥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⑦
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⑧
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⑨
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⑩

少年行

唐代杜甫

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少年行

唐代李白

少年行其一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少年行其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其三

君不见,

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兰蕙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亲姻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少年行

唐代贯休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自拳五色裘,迸入他人宅。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面白如削玉,猖狂曲江曲。马上黄金鞍,适来新赌得。

少年行

清朝叶方蔼

翠袖双弹碧玉筝,觥船一吸捲长鲸。

才成微笑千金散,买得人间侠少名。

少年行

唐代刘长卿

射飞夸侍猎,行乐爱联镳。荐枕青蛾艳,鸣鞭白马骄。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调。日晚春风里,衣香满路飘。

少年行

唐代杜牧

连环羁玉声光碎,绿锦蔽泥虬卷高。春风细雨走马去,珠落璀璀白罽袍。

少年行

清朝毛张健

千金宝刀红玉弝,绣鞍蹴踏长楸下。

扬鞭不避执金吾,横过禁园矜善射。

自云生长金张门,意气雄豪那可论。

小时便食天家粟,曾向长杨奉至尊。

陇西老将七十战,绝域刭身空浩叹。

羡君不识兜与鍪,褓中骨相当封侯。

少年行

元朝张昱

看取木槿花,朝荣夕已萎。芳容有凋谢,腻泽何所施?

寿命如可长,仙人今何之?高堂有歌舞,及此年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