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成语一指蔽目,不见泰山的故事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拼音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解释

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障:遮,挡。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高大的泰山也看不见了。比喻被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事物的本质。也作“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出处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暂未找到成语一指蔽目,不见泰山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一指蔽目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毛泽东《矛盾论 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吕氏春秋 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三章:“一去就是好些年,说要回来,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一指头禅
首屈一指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