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言之无物 > 成语言之无物的故事

言之无物


言之无物

拼音yán zhī wú wù

解释

物:指内容。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实际的内容。

出处清 梁启超《<刘蜕集>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暂未找到成语言之无物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言之无物 清 梁启超《<刘蜕集>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中无物
空洞无物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粗识之无
受之无愧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略识之无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仅识之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