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心口相应 > 成语心口相应的故事

心口相应


心口相应

拼音xīn kǒu xiāng yīng

解释

相应:互相照应。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一致。指心口并用,体会深刻。

出处唐·慧能《坛经·般若品》:“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暂未找到成语心口相应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心口相应 唐·慧能《坛经·般若品》:“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心口不一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心口如一 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众口相传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
十口相传 茅盾《第二天》:“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战报’,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
遥呼相应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呼相应,由是人无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遥相应和 《清史稿·许友信传》:“且郑成功出没闽、浙,奉其伪号,遥相应和,声势颇张。”
埙篪相应
心手相应 《梁书 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
相应不理 谢觉哉《整疯子》:“一些头脑较清醒的人劝他看看现实,悬崖勒马、不要摔下崖去,他都相应不理。”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