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相喣以沫 > 成语相喣以沫的故事

相喣以沫


相喣以沫

拼音xiāng xǔ yǐ mò

解释

同'相濡以沫',濡:沾湿,使湿润。沫:唾液。用唾沫互相湿润。形容人在困难处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互相救助。也作“以沫相濡”。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诘鲍》:“俭以率物,以为美谈,所谓盗跖分财,取少为让,陆处之鱼,相喣以沫也。”

暂未找到成语相喣以沫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喣喣呕呕
以沫相濡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衆喣漂山
衆喣飃山
众喣飘山 《后汉书 第五伦传》:“众喣飘山,聚蚊成雷,盖骄佚所从生也。”
众喣漂山 《汉书 中山靖王胜传》:“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相濡相呴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呴以湿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气相湿。”
相呴相濡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