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乌衣子弟 > 成语乌衣子弟的故事

乌衣子弟


乌衣子弟

拼音wū yī zǐ dì

解释

指出身贵族的年轻人。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阁含春,便有那乌衣子弟伴红裙。”

暂未找到成语乌衣子弟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乌衣子弟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阁含春,便有那乌衣子弟伴红裙。”
乌衣之游 《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八旗子弟
黎园子弟
误人子弟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
纨袴子弟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
纨绔子弟 《宋史 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故家子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独自回进房来,对刘氏说道:‘我也是个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说罢,泪如雨下。”
膏腴子弟 南朝·梁·锺嵘《〈诗品〉序》:“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膏粱子弟 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