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威风凛凛 > 成语威风凛凛的故事

威风凛凛


威风凛凛

拼音wēi fēng lǐn lǐn

解释

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气派。凛凛:气势逼人的样子。形容气势逼人,令人敬畏。

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暂未找到成语威风凛凛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威风凛凛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凛凛威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有一个守旗壮士,冠簪鱼尾,甲皱龙鳞,身长一丈,凛凛威风,便是险道神郁保四。”
威风十足
八面威风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威风祥麟 《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威风八面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鲁迅《同意和解释》:“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呢?”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凛凛不可犯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