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重于泰山 > 成语重于泰山的故事

重于泰山


重于泰山

拼音zhòng yú tài shān

解释

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比喻很有意义和价值。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暂未找到成语重于泰山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重于泰山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安于泰山
泰山其頽
安如泰山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泰山石刻
泰山府君
稳若泰山
稳如泰山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泰山梁木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泰山鸿毛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