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成语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故事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拼音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解释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出自战国·邹·《孟子·离娄上》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暂未找到成语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三年之艾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三年之畜
百年之欢
忘年之交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忘年之好 南朝 宋 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
忘年之契 唐 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炉赋》,公雅思遒丽,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忘年之契。”
忘年之友
万年之计
九年之储 《淮南子 主术训》:“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