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判若水火 > 成语判若水火的故事

判若水火


判若水火

拼音pàn ruò shuǐ huǒ

解释

像水与火那样,互不相容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谭诗 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暂未找到成语判若水火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判若水火 清 钱泳《履园丛话 谭诗 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判若黑白 清·方苞《书祭裴太常文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
判若鸿沟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判若天渊 清 朱庭珍《筱园诗话》:“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渊,个中分寸所争,毫厘千里。”
判若云泥 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判若两人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判若两途
水火难容
自相水火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而使自相水火,非社稷之福也。”
水火兵虫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