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成语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故事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bù jiàn yú xīn

解释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出处《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暂未找到成语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秋毫之末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不见舆薪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微察秋毫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子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洞察秋毫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视而不见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杯水舆薪 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杯水舆薪,势且莫抗。”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