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面目黎黑 > 成语面目黎黑的故事

面目黎黑


面目黎黑

拼音miàn mù lí hēi

解释

指面貌黑黄色,形容憔悴的样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手足胼胝,面目黎黑。”

暂未找到成语面目黎黑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面目黎黑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手足胼胝,面目黎黑。”
狰狞面目 《塞上行·行纪·忆西蒙》:“两个蒙古青年骑快马而来,下马入帐,以狰狞面目,厉声问我要票。”
有何面目 《后汉书·赵苞传》:“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而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
一新面目
面目黧黑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黄帝》:“年老力弱,面目黧黑。”
面目狰狞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还有两人……都是身材骄健,面目狰狞。”
面目一新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结论了。”
面目全非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庐山面目 清 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语本《史记 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