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齿牙馀论 > 成语齿牙馀论的故事

齿牙馀论


齿牙馀论

拼音chǐ yá yú lùn

解释

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出处《南史 谢脁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

暂未找到成语齿牙馀论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齿牙馀论 《南史 谢脁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
齿牙馀慧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夫隐恶杨善,现在功德,何惜齿牙馀慧,而必以朴讷为耻。”
齿牙馀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生乃坐,请所命。曰:‘令女甥寡居无耦,仆欲得主中馈。屡通媒妁,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幸无惜齿牙馀惠。’”
祸发齿牙 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祸发齿牙,言生枝叶,率是道也。”
齿牙春色 宋·陶彀《清异录·作用》:“娄师德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师德笑,为齿牙春色。”
齿牙余慧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夫隐恶扬善,现在功德,何惜齿牙余慧,而必以朴讷为耻。”
齿牙余论 《南史·谢眺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
齿牙为猾 《国语·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
齿牙为祸 《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齿牙余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屡通媒妁,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幸无惜齿牙余惠。”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