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成语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故事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拼音cáng zh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解释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暂未找到成语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家传之学
传之不朽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博他一个远乡异域的高名,传之不朽。”
右传之八章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4回:“左右照管贻安骄傲之脸,放肆之嘴,打了十个‘右传之八章’。”
万世之名
素稔其人
用非其人 《魏略》:“三公具赡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