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成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故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拼音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解释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暂未找到成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于安思危 《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饮恨而死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饮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澜!”
死而死矣
伯仁由我而死 《晋书·周颙传》:“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死于非命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福生于微 汉·刘向《说苑·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忧患余生 沈砺《感怀》:“光阴潦草歇繁华,忧患余生辄自嗟。”
饱经忧患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安乐世界
富贵安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