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 成语言之无罪,闻之足戒的故事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拼音yán zhī wú zuì,wén zhī zú jiè

解释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出处清·汪琬《诗说序》:“诗独主志,所为主文谲谏,与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其词则隐,其旨则微。”

暂未找到成语言之无罪,闻之足戒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言之无物 清 梁启超《<刘蜕集>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千里之足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
言者无罪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粗识之无
受之无愧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