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迅雷不及掩耳 > 成语迅雷不及掩耳的故事

迅雷不及掩耳


迅雷不及掩耳

拼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解释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晋书 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末抷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暂未找到成语迅雷不及掩耳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捷雷不及掩耳 《晋书·苻坚载记上》:“此捷济上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及掩耳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迅雷不及
疾雷不暇掩耳 晋 傅玄《傅子 阙题》:“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
疾雷不及塞耳 《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迅雷甚雨
迅雷风烈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孔子迅雷风烈必变。”
迅雷烈风 清·陆士谔《续孽海花》第51回:“那时宫中一番迅雷烈风的举动,宫外尚一点没有知道。”
疾风迅雷 西汉 戴圣《礼记 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掩耳而走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