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和而不同 > 成语和而不同的故事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拼音hé ér bù tóng

解释和:和睦;同:苟同;无原则地附和。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暂未找到成语和而不同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和而不唱 《庄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不同凡响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与众不同 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
判然不同 《朱子语类》卷二十:“若不先见得此仁,则心术上言仁,与事物上言仁,判然不同了。”
力不同科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迥然不同 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