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天崩地裂 > 成语天崩地裂的故事

天崩地裂


天崩地裂

拼音tiān bēng dì liè

解释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


天崩地裂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天崩地坍 茅盾《参孙的复仇》:“立时天崩地坍一阵响,整个大殿倒塌。”
天崩地陷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天崩地解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
山崩地裂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地坼天崩 《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遣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天坼地裂
地裂山崩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9回:“只听半空中一声大震,好似地裂山崩,抬头一看,依旧红日青天。”
山崩地坼 《宋书 五行志》:“六月,寿春大雷震,山崩地坼,家人陷死,上庸郡亦如是。”
山崩地陷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山崩地塌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