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一匡天下 > 成语一匡天下的故事

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

拼音yī kuāng tiān xià

解释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出处《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暂未找到成语一匡天下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一匡九合 《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九合一匡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盛名天下
目空天下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则亿而中,为而成,心无顾恤而目空天下。”
纵横天下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
卒擅天下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语妙天下 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誉满天下 唐·李华《唐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君七岁,能诵数经,背碑覆局;十岁以文章知名;十五誉满天下。”
一齐天下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一统天下 《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