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不置褒贬 > 成语不置褒贬的故事

不置褒贬


不置褒贬

拼音bù zhì bāo biǎn

解释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暂未找到成语不置褒贬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褒贬分明
只词褒贬
赞叹不置
一字褒贬 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感喟不置
不置可否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笔削褒贬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褒贬与夺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