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迷天大罪 > 成语迷天大罪的故事

迷天大罪


迷天大罪

拼音mí tiān dà zuì

解释

极大的罪恶。迷,通'弥'。

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纵有那弥天罪,也难赎。”

暂未找到成语迷天大罪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滔天大罪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两种错误,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质,都是和敌人汉奸毫无区别的,你们必须纠正这些错误。”
逆天大罪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弥天大罪 宋 王偁《东都事略》:“臣有弥天之罪,也有弥天之功。”
迷天大谎 茅盾《子夜》:“她这临时诌起来的谎居然合式,她心里更加有把握了。她决定把这迷天大谎再推进一些。”
罪恶迷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文面小吏,罪恶迷天,曲辱贵人到此,接待不及,望乞恕罪。”
色胆迷天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吴氏经过儿子几番道儿,也该晓得谨慎些,只是色胆迷天,又欺他年小,全不照顾。”
天大地大 春秋·楚·李耳《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滔天大祸
齐天大圣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0卷:“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
泼天大祸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那些人见已经撞下了泼天大祸,口里叫了一声不好,就舍了袁伯珍,争门夺路的奔出房间,直至大门之外,一哄而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