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置之死地而后已 > 成语置之死地而后已的故事

置之死地而后已


置之死地而后已

拼音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yǐ

解释

指把他人害死才算结束。

出处《上饶集中营·集中营生活散记》:“天哪!人快要死了,还时时提防他会开小差,难道真要‘置之死地而后已’吗?”

暂未找到成语置之死地而后已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置之死地而后已 《上饶集中营·集中营生活散记》:“天哪!人快要死了,还时时提防他会开小差,难道真要‘置之死地而后已’吗?”
置之死地而后生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快 宋 苏舜钦《答韩持国书》:“被废之后,喧然未已,更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毙而后已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死地求生 《新唐书·赵孇传》:“士贵建功立名节,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徒惧无益也。”
瞠乎后已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经天纬地,专门名家,更瞠乎后已。”
躁人之死
之死糜它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