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衣钵相传 > 成语衣钵相传的故事

衣钵相传


衣钵相传

拼音yī bō xiāng chuán

解释

衣:佛教僧尼穿的袈裟。钵:僧尼化缘盛饭的钵盂。原为佛家语。中国禅宗师父将道法传授给徒弟时,常常举行授予衣钵的仪式。现用以比喻一般师徒、父子之间思想、技能、学问的继承和传授。

出处《旧唐书 方伎传 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暂未找到成语衣钵相传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衣钵相传 《旧唐书 方伎传 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衣钵相承 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韩非书中屡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钵相承。”
衣钵之传
众口相传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
辗转相传 巴金《怀念·忆施居甫》:“影响不论大小,辗转相传,永远有人受益,而且生命永在,撒布生命的人也可以不朽。”
一脉相传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叙别》:“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这才是一脉相传,何愁皇天不佑。”
私相传授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8回:“他恐邻国再把音韵学去,更难出人头地,因此禁止国人,毋许私相传授。”
十口相传 茅盾《第二天》:“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战报’,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
世代相传
口耳相传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