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移东补西 > 成语移东补西的故事

移东补西


移东补西

拼音yí dōng bǔ xī

解释

见'移东就西',意思是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暂未找到成语移东补西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移东补西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拉东补西
东补西凑 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拆东补西 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拆东墙补西墙 《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移东掩西
移东就西 唐 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