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关于太华的古诗诗句

太华 的诗词(300条)

忆旧山

唐代齐己

谁请衰羸住北州,七年魂梦旧山丘。心清槛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秋。高节未闻驯虎豹,片言何以傲王侯。应须脱洒孤峰去,始是分明个剃头。

大华寺即事

明朝杨慎

旧雨高峣上,新晴太华中。松门㡠山霭,兰渚镜文虹。

钟动烟花紫,灯然暝色葱。山僧多养马,疑是古支公。

留别友人书斋

唐代喻坦之

相见不相睽,一留日已西。轩凉庭木大,巷僻鸟巢低。背俗修琴谱,思家话药畦。卜邻期太华,同上上方梯。

霜花

明朝郭廙

丰山半夜动钟时,露结琼花碧瓦滋。

天上曾闻青女降,人间应讶玉簪遗。

扶桑曙色偏相妒,太华秋容宛更疑。

晴倚画栏相对久,凄凄应恨晓风吹。

潼关

清朝史悠咸

扶舆两戒望中分,终古雄关峙独存。

白帝三峰尊太华,黄河一气走昆仑。

盘雕沙碛闻传箭,散马秋原见列屯。

揽辔临风感兴废,承平形势漫重论。

送表之

宋朝李处权

平生佳处在离骚,怪我年来得此家。不信胸中横太华,试从笔下看惊涛。门连止水心无竞,地接名山眼更高。要是一时廊庙器,莫将刘向比王褒。

秋日白莲

宋朝邓肃

竹外玻璃十顷宽,水芝高下刻琅玕。冷香翦翦秋风动,孤艳泠泠晓月寒。康乐气豪犹出社,易之韵俗更谁看。笑谈今日亲姑射,太华高吟不数韩。

途经华岳

唐代李隆基

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循途经太华,回跸暂周旋。翠崿留斜影,悬岩冒夕烟。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仿佛看高掌,依稀听子先。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仙。

至潼关

近现代张瑞玑

踏路走马崤函关,马上春愁未肯闲。东去黄河排断岸,西来太华压群山。

烽烟几度遭秦劫,风雨依然变汉关。两作麻姑筵上客,重来争不鬓毛斑。

登渭南县楼

唐代许棠

近甸名偏著,登城景又宽。半空分太华,极目是长安。雪助河流涨,人耕烧色残。闲来时甚少,欲下重凭栏。

潼关

清朝王士祯

潼津直上势嵯峨,天险初从百二过。

两戒中分蟠太华,孤城北折走黄河。

复隍几见熊罴守,弃甲空传犀兕多。

汉阙唐陵尽禾黍,雁门司马恨如何。

再和

宋朝杨杰

君赋江山数十篇,人疑吟苦鬓皤然。

洞庭有浪寒欺昼,太华无云翠插天。

鸷鸟懦飞徒累百,疲兵重战必当千。

席间莫讶赓酬速,诗债从来笑隔年。

赠唐山人

唐代李洞

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黳.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千年松绕屋,半夜雨连溪。邛蜀路无限,往来琴独携。

赠张翁

明朝王世贞

清朝词客几簪裾,令子承恩在石渠。中岁看传刘氏业,少年亲受伏生书。

云凝太华莲花发,露擢高盘御掌舒。但使秦天能戏綵,无劳蜀道重回车。

饮叠嶂楼

明朝范嵩

远望更嵯峨,长松挂绿萝。

浮云归太华,高阁倚晴河。

露溢蝉声急,岚光雁影多。

酒酣人散后,明月满山坡。

三友堂

明朝孙蕡

白白朱朱桃李蹊,画中仍得睹山溪。苍龙雾卷明珠现,彩凤风回万玉低。

积雪匡庐纡线袜,层阴太华隐丹梯。幽期岁晚凭谁共,独抚新图意自迷。

行经华阴

唐代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莲叶舟

元朝谢宗可

稳棹红衣泛渺茫,风帆浪楫水云乡。晓撑太华半峰月,晚载西湖十里香。

藕放雪丝应作缆,荷敧翠柄若为樯。不须更捧金仙足,太乙真人梦正凉。

云居佑禅师烧香颂

宋朝黄庭坚

一身入定千身出,云居不打这鼓笛。虎驮太华入高丽,波斯鼻孔撑白日。

与李严

明朝陈献章

野鹤将雏到海还,楚云归梦几乡山。羹墙见我三湘外,岁月还君五岭间。

杏苑不禁春意闹,美人争捲绣帘看。长安莫买乖崖醉,太华长留睡老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