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关于五羊的古诗诗句

五羊 的诗词(242条)

之官五羊,过太和县登快阁,观山谷石刻赋·阁中陈迹故依然

宋朝杨万里

阁中陈迹故依然,欲问风流已百年。南岸一峰东一塔,自言曾试老诗仙。

章江逢王侍御暂还五羊别业(以谏取麒麟故)

明朝区大相

避骢江左昔时贤,主圣能容直道全。

中使误传灵囿曲,侍臣新献旅獒篇。

虞园树影依僧舍,章水滩声逐客船。

闻道白麟将罢对,相如谏猎岂徒然。

山居闻吴客来五羊多是旧游遥有此寄

明朝陈子升

月冷吴江枫叶声,莼鲈遥慰十年情。

旧游半倚生公石,新语重携陆贾城。

麟阁惊心仍草莽,鸡坛回首识肥轻。

何当七发开眉宇,秋晚观涛气暂平。

韶石使君年丈扁舟我於松桂林敬哦小诗留为一·十五年前会五羊

宋朝陈元晋

十五年前会五羊,都门再别九年强。君荣韵石州麾出,我窘文江县债偿。人世能消几离别,征涂何用许奔忙。梅前菊后风光好,且为侬留共一觞。

癸卯初度自五羊之曹溪舟中作

明朝憨山大师

今朝五十八,明日五十九。未来不可思,过去何所有。世相空里花,毁誉镜中丑。不推羊鹿车,喜随牛马走。自愧膝穿芦,却怪肘生柳。发散少冠束,面厚多尘垢。战退生死军,打碎无明臼。使尽老婆心,...

甲子秋八月客五羊再晤□□周斗文有不遇之叹赋此别之

明朝张萱

年来自笑足三馀,不向明时赋子虚。白发相逢皆按剑,青山归去好藏书。

探怀已敝祢生刺,弹铗空歌冯氏鱼。知己一人原自足,王门何必曳长裾。

寒食斋居何文起将之五羊以书话别怅然赋此

明朝李之世

凉雨如丝草似茵,那堪病起惜芳辰。

为怜涧芷思公子,况对青山别故人。

野蝶乍来还乍去,啼鹃疑唤又疑嗔。

盈盈一带珠江水,祇有双鱼入梦频。

庄景说奉使靖江王邸往来五羊见访赋此赠别·其一

明朝陈子壮

禁苑春光渺后尘,采风何地不咨询。

千年铜柱开藩邸,一日金銮捧命臣。

赋比淮南山八桂,占当星汉月重轮。

飞旌五两频来往,父老相望越水滨。

从军诗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旧说雷阳道

明朝憨山大师

旧说雷阳道,今过电白西。万山岚气合,一锡瘴烟迷。末路随蓬累,残生信马蹄。那堪深树里,处处鹧鸪啼。¤

从军诗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万壑奔流下

明朝憨山大师

万壑奔流下,千山紫翠连。帆飞三峡雨,人入九秋天。客路浮云外,归心落日前。吾生犹未已,江汉是余年。

穗石洞天即五仙观仙各持一谷傍各立一石则五羊

元朝陈谟

...字,郭璞徙城池。

群生日以阜,两贤功同归。

五羊上天去,白石今累累。

至今稻梁丰,不数虾蟹微。

潟卤出牢盆,堆叠如山坻。

化为百万粮,充君节度资。

兵民两足食,市井相娱嬉。

怀哉五...

从军诗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窜逐辞金地

明朝憨山大师

窜逐辞金地,穷荒到海涯。云容飞赤鸟,星尾曳丹蛇。弃杖林成久,挥戈日未斜。天南并塞北,是处有胡笳。¤

庄景说奉使靖江王邸往来五羊见访赋此赠别·其二

明朝陈子壮

物色青门自一丘,齐名不敢望龙头。

金装本异陆郎节,绣被还同王子舟。

日出珊瑚轮海市,风薰翡翠点江楼。

山灵作意邀清盼,黄绢新词愧莫酬。

新安罗廷锡见访五羊翌日拜茗碗春茶之惠率尔赋谢

清朝陈恭尹

高轩何幸此相寻,浊世翩翩得所钦。霄汉长风当羽翼,黄山秋色落胸襟。

贫无几席堪留客,老历艰虞未废吟。茗碗春芽持赠我,澹交如水见君心。

将至五羊先寄伯达仲豫二兄

宋朝苏过

人皆有离别,我别不忍道。

惟应付梦幻,事已共一笑。

忆昔与仲别,秦淮汇秋潦。

相望一叶舟,目断飞鸿杳。

伯兄阳羡来,万里踰烟峤。

未温白鹤席,已饯罗浮晓。

江边空忍泪,我亦肝肠绕。

五羊曾仲卿改秩受县南归

宋朝曾丰

近派家于粤,初封国自鄫。要无非我族,终不是它曾。阅谱宗盟重,联官事契增。居常多阻间,仅获一瞻承。逆旅重交臂,高谈屡抚膺。秋风楼上月,雨夜案头灯。把酒相兄弟,论文复友朋。众星朝北斗,...

淳熙丙午与合皂化士彭正夫道人五羊相别开禧·自视其身不系秋

宋朝曾丰

自视其身不系秋,片心宁被白云留。发踪江右山青处,游睇海南天尽头。勾漏砂星光灿夜,罗浮灶炉冷含愁。鼎新革故丹成后,乘兴逍遥汗漫游。

淳熙丙午与合皂化士彭正夫道人五羊相别开禧·抗尘骑气两虚舟

宋朝曾丰

抗尘骑气两虚舟,久别重逢幸小留。自分末留轻著脚,相期初度急回头。我尝黄妳真无味,若种丹田乃有秋。所向殊途所归一,他游无以易天游。

予先傅贞父发五羊傅尚饯予珠江及淩江相晤欢然有赋

明朝李孙宸

曾劳祖道唱骊驹,不谓征途再揽袪。

以我浮云閒出岫,逢君野鹤乍淩虚。

尊醪暂解风尘色,诗草新探秘简书。

后会路岐俱不定,驲楼深夜各踟蹰。

有以苕上沈中丞客五羊诃林社集诗见贻者用来韵赋此寄之·其一

明朝张萱

南来锡影白云孤,一叶原同七叶符。执着分南自分北,圆通非有亦非无。

登坛共笑依双树,护法休教守一株。佛本在心何用佞,无禅可悦自欢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