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关于隐君的古诗诗句

隐君 的诗词(300条)

怀阳山射渎徐隐君行正

明朝徐贲

繁星丽遥汉,薄露下秋旻。仰瞻南飞鸟,局束叹此身。

郁郁耿中情,恻恻抱长贫。流念故旧间,矧是同宗亲。

理欢竟无繇,恨离还有因。托栖北山表,绝迹东江津。

青琴徒屡奏,白雪亦寡闻。空持兰与贝,谁为...

重九夜吴希实隐君馆陪饯君搢诗人·其二

明朝谢榛

茱萸共把玩,聚散复何愁。秉烛重阳过,移樽片月留。

访苏隐君于青阳山中归却寄此

明朝林大春

江上维舟拟造庐,竹间遥望引轻裾。

谁传信息千山外,应为神交十载馀。

云影渐移归涧谷,峰阴乍转见樵渔。

别来却忆双庭桂,不信朝阳迹已墟。

题钓庐江图赠何隐君

明朝李之世

庐江清不极,一叶是浮家。

爱月频移棹,占星欲傍槎。

山光明薜荔,湖色净蒹葭。

把钓临平浦,微吟数落花。

滩声晴喷雨,海气晚蒸霞。

雁去遵长渚,鸥忘逗浅沙。

沿流撷芳芷,带露折胡麻。

集句挽泰和萧隐君

明朝何乔新

生在华屋处,终复委山冈。百年谁能持,人命若朝霜。

眷言怀君子,零泪空沾裳。人生有壮志,一旦异存亡。

惨悽岁方晏,祖载发中堂。潜寐黄泉下,仰视白日光。

欲归路无因,四顾何茫茫。茫茫终何之,封树...

寄杨彦远隐君

元朝郑元祐

子云家在让王村,昆弟三人行最尊。胜槩不烦多屋宇,醉乡元自有乾坤。

蒙天锡福身长健,与物为春道自存。璊玉坠枝桃结子,翠幢罗盖竹生孙。

按歌亲制萦云曲,教舞长开待月轩。艺足稻田青雨泼,睡浓嶶帐锦香...

隐君漱流石

明朝区怀年

束水生烟满中宿,轩辕吹断昆崙竹。

猿归峡里不闻声,一片云根压飞瀑。

中有幽人恣遐躅,坐破苍苔弄澄绿。

掀云浣翠苦不足,梦入层峦泻金粟。

乖龙抉山巨灵肃,生忧坏此混沌玉。

贮得清泠千万斛...

叶盘新摹丁敬身隐君像属题

清朝丁丙

砚林钱塘江上人,祖述龙泓丁隐君

负米踏曲供其亲,余力读书常龂龂。

下数汉唐上周秦,鼎彝碑碣通《说文》。

篆刻绝艺无等伦,与诸鸿博张一军。

词科掌录扬清芬,庭前诸子皆有闻。

张纱古弄屋...

哭丹池王隐君

宋朝陈起

忆昔相逢初,一见即刮目。出处虽不齐,椒兰则同馥。论心到极处,情爱逾骨肉。十年传成癖,搰搰闭门读。高志尊所传,而肯曲从俗。抱此奇特操,平步可金玉。况复同窗友,槐庭秉钧轴。事有反所料,...

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陈侯乞归凤山

唐代詹琲

谁言悦口是甘肥,独酌鹅儿啖翠微。蝇利薄于青纸扇,羊裘暖甚紫罗衣。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生辉。

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

明朝吴兆

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海汛防南服,边烽接北平。壮心空宿昔,逸思尚纵横。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捞虾沙岸浅,...

挽陈岩方隐君二首·溪墅山房委折通

宋朝刘克庄

溪墅山房委折通,每分半榻听松风。篘成昔喜同浮白,荔熟今悲自擘红。宰上碑何惭有道,城中人少识庞公。单鸡久酒新丘远,迢递扶衰别殡宫。

挽陈岩方隐君二首·长鲁申公数岁馀

宋朝刘克庄

长鲁申公数岁馀,占天随子百弓居。久抛科举寻初服,不愿君王载后车。里有学人来问字,朝无掌故就传书。新春农告西畴事,谁伴樗翁共荷锄。

和叔大父季亲隐君招诸衲入社诗·其二

明朝彭孙贻

白社高踪在,莲华许结盟。

尘中无俗驾,方外谢浮名。

小句寒山和,清泉陆羽评。

坐谈忘语默,风送落梅声。

和叔大父季亲隐君招诸衲入社诗·其一

明朝彭孙贻

朱门友山泽,净侣得无生。

思向拈花发,诗从击钵成。

槿篱芳径曲,苔砌石床平。

晨夕谈交处,枝禽语共赓。

龙井访友元王隐君次屠纬真韵

明朝安希范

挟策蹑青苍,空山罕人迹。藤萝挂悬漫,古木压危石。

仰望空翠中,霭霭孤云白。山阿靓以深,幽人此栖息。

烟霞幻奇境,杳与尘世隔。松隙辟瓮牖,湖光荡虚壁。

趺坐一蒲团,心猿调定力。欲叩元中元,象罔...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

元朝王冕

春风吹起石底云,丰隆唤出苍龙孙。古苔初破土膏滑,露华净洗龟筒痕。先生爱笋如爱玉,冷笑人间饫膏肉。我生无家怀此君,十年未解求一束。先生卜筑江之干,轩窗萧洒鸣风湍。玉麈不挥秋飒飒,翠佩欲动声...

明日喜云从隐君自湴坑归再赋一首

明朝刘崧

南岸诸峰如累瓜,高人幽隐在烟霞。百年古桂寒无叶,十月丛梅早有花。

断垄牛羊分客路,深池凫鸭共邻家。极知好客情逾厚,贳酒携琴到日斜。

虎丘同侯粲辰华子山访山阴戴隐君南枝

清朝杜诏

共理登山屐,兼停访戴船。

诛茅容大隐,宿草泣高贤。

往事空禾黍,伤心只杜鹃。

尘襟聊一洗,清挹第三泉。

将之罗浮赵隐君以诗见赠次韵为别

明朝林大春

罗浮海上号仙山,长拟閒游未得閒。

台榭半凋千古迹,江湖空老壮时颜。

欲骑白鹤身飞去,若见黄龙手自攀。

可奈同怀不同往,为君须取大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