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关于讨论的古诗诗句

讨论 的诗词(207条)

赠吏部尚书建安郡正肃吴公挽辞三首·他日容台议

宋朝苏颂

他日容台议,功书预讨论。禭章三品贵,诔策二名尊。遗直将谁继,清风想尚存。戢棺何所恨,牖下史鱼言。

次韵吴冲卿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

宋朝王安石

周南麟趾圣人风,未有驺虞系召公。雅颂兼陈为四始,笙歌合奏以三终。讨论诏使成书上,休澣恩容著籍通。墙面岂能知奥义,延陵听赏自为聪。

试院书事呈子骏明叔三篇·汾阳韦曲尽名臣

宋朝孔武仲

汾阳韦曲尽名臣,邂逅群居得远孙。玉琢两圭看德器,河倾千里瞰词源。鸳行平日随朝谒,鼎立今朝定讨论。只恐门开便分散,追风难认马蹄痕。

洪都宗人则明盛年择宗子之秀名之曰绍弟书来

宋朝叶茵

善积端如水涤源,源深自可羡来昆。岁当有室讵为老,意者重闱思弄孙。和乐定知江有渚,硕蕃伫见叶流根。河南心印元同自,秋干虷中细讨论

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二十一年曾苦辛

宋朝释普宁

二十一年曾苦辛,寻经讨论枉精神。惊然摸著娘生鼻,翻笑胡僧弄吻唇。

送邓存诚之襄阳

明朝杨士奇

...,能画青山白云外。

我来投分已三春,握手摅情共讨论。即今相送缘鹦渚,明日相思间鹿门。

鹿门芳草芊绵碧,尚有庞公昔时宅。池上山翁去不还,江皋神女无遗迹。

经过吊古易徘徊,且莫迟留定蚤来。红芳照映...

送冯传之

宋朝叶适

...。明明楚汉迹,莽莽风尘昏。兹复罢著书,梵译专讨论。颓然对白法,诸有不得存。传之京口别,岁暮始穷源。帆张飞动势,缆系栖泊痕。相顾举杯酒,醉极沮漳翻。儒生慕杰气,赤手诛鲸鲲。将军建实...

一经堂

宋朝郑裕

...博究六艺,并包五常。东家尼父,北窗羲皇。日相讨论,兼收并藏。五经在笥,一经名堂。谦以自牧,虽晦而光。实浮于名,虽抑而扬。伊昔孟氏,排墨与杨。斯文羽翼,吾道栋梁。岂特诗书,独称其长...

用徐编修德夫韵其开藩旴江二首·几年泉谷养灵根

宋朝王迈

几年泉谷养灵根,一立朝班敢尽言。鏁制玉麟辞绀殿,符分金虎坐辕门。郡条上日新施设,民瘼微时预讨论。勿鄙向来工珥笔,只将清净镇嚣喧。

升春官侍郎遣笃郎归寄陈姊夫德铭(乙丑二月)·其一

明朝朱同

忆昔家居溪上村,青山为郭石为门。

姻亲赖有朱陈旧,问学谁知道义尊。

君守园林承祖泽,我糜廪禄荷天恩。

疏慵若有归田日,世学还须重讨论

市汊水驿候邑吏不至,北亭书怀

元朝范梈

...。

藩芊蹂嘉蔬,颇伤主者恩。虽非四邻物,祛除奚讨论

小桥通北亭,涧涸青烟繁。未明复来日,暂得辟尘喧。

尘喧不足辟,班马在丘樊。远想高堂君,逝将反中园。

怀汪圣锡

宋朝张九成

...尽箭镞,刮洗成混圆。上造羲轩外,下极宣政前。讨论分本末,钩颐穷由缘。遥遥数千载,恍然落眼边。斯文天其兴,子能常踬颠。试看桃李花,三春何暄妍。未及瞬息间,飘零堕风烟。青青乔松枝,霜雪...

送唐君益

宋朝吕陶

...补,谋身非自荐。

昧者鲜知此,荣禄生贪羡。

讨论遗本原,文采事藻绚。

假之为捷涂,得以步华选。

亦有附群邪,藉以肆绮辩。

心迹既自异,事业安可见。

遂令权贵人,待物少明辨。

概为天...

忆友(悼徐海寰谢连山虞少薇而作)

明朝华祥武

...友亦艰得。

幸有二三子,中岁始相识。

艺苑恣讨论,杯酒时欢适。

庶几君子朋,数载顿相失。

离索既可叹,奄逝尤可惜。

山海忽变迁,薇星亦陨石。

多病懒出门,生刍俱未及。

尝思范巨卿,...

张若虚乃予妻党汤德翁外孙喜其来赋比

宋朝晁公溯

...。谨厚甚似之,好修仍寡言。功名在少壮,简编勤讨论。剩观书连屋,愿闻策临轩。方起宁氏宅,再兴文纪门。

范宰登瑞峰塔续蒙宠寄古篇辄次来韵

宋朝林亦之

...。幼妇带桎梏,嚼饭不敢吞。今年复此役,溪山恣讨论。为有陶元主宙,心胸如阜坤。

送郭骙臣还河南兼柬孙钟元先生·其二

明朝梁宪

我亦瞆聋人,僻处沧海滨。

恨寡良师友,晨夕共讨论

子生洛阳土,理学旧渊源。

发子箧中书,斯道得真传。

置书三叹息,荒途谁更循。

卓哉孙先生,颐养返蒙屯。

理数有通复,至人曳其轮。

吾观桔槔论

元朝李士瞻

...。海艘岁万漕,便利毋与伦。

至今百馀年,不复事讨论。遂使奸雄徒,窥测见本根。

炎方多长蛇,时效猛虎蹲。兵交十年来,气运固有因。

圣人尚包荒,政令务因循。乃知尧舜理,乾纲是宽仁。

昔尝赋车攻...

送王宣溪云南提学

明朝罗玘

...。

窃虞生蠛蠓,污蛀久或眢。澄清藉尊宿,前席辍讨论

结发侍清宴,凤毛莽孤骞。守雌戒前阱,荦荦伤弓魂。

痛定百念灰,沉沉思主恩。如以完肌肤,湔洗天河源。

誓如河之源,日夜东北奔。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其一

宋朝汪炎昶

淮县当年逼塞垣,乃翁采棒此悬门。馀威尚可消奸猾,故老应思识子孙。

几岁荒邱埋月冷,九秋丹旐逆风翻。访求合有遗文在,归与乡闾共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