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关于峰峦的古诗诗句

峰峦 的诗词(300条)

野步

明朝梁穗奇

随意飘飘放杖藜,望中春色入新题。

峰峦水拥云千顷,野径青回雨一犁。

振锡僧归疏竹寺,唤船人隔落花溪。

幽禽可是曾相识,飞过芳林唱复啼。

太平观

宋朝陈舜俞

绕绕峰峦玉案围,重重楼殿紫烟飞。青藤素简天门近,绛节霓旌夜半归。鹤使每传三岛信,凤书频送九霞衣。放臣於世惭无补,金萼楼前拜不祈。

宜春台

宋朝刘嗣隆

一簇亭台画亦难,公馀到此暂盘桓。山多不似城中景,树密偏宜雨后看。风送江声穿郡郭,日推云影下峰峦。当时吏部曾游否,何事无文石上刊。

赠至寂禅师

唐代朱庆馀

处世唯据衲,禅门几岁寒。法空无所染,性悟不多看。竟日门长掩,相逢草自残。有时寻道侣,飞锡度峰峦

曲江道中

明朝李畅

江水溶溶碧,峰峦万万重。

藤萝悬鸟雀,波浪隐鱼龙。

树色笼朝霭,人烟乱夕峰。

清光好迟我,今夜客芙蓉。

武陵图

明朝谢五娘

峰峦回合树青葱,茅屋参差一径通。匝地藤萝云护绿,满林桃杏雨含红。

丝桐夜抚梅边月,石榻晴眠竹外风。避世已拚天下事,出山应笑紫芝翁。

七绝·莫干山

近现代毛泽东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题画·楼阁参差霞绮开

元朝倪瓒

楼阁参差霞绮开,峰峦重复水萦回。赤阑桥外垂杨下,步月吹笙向此来。

通山洞

宋朝林通

为爱通山景致幽,携琴载酒任遨游。云封路径人烟少,翠拥峰峦树木稠。

棋石闲敲偏自乐,新诗赋就顿忘忧。管他世个尘凡事,春自春来秋自秋。

龙门镇

唐代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过永寿县

宋朝文同

驱马上危坂,暮鞭摇客愁。峰峦惊满目,咫尺拟回头。红树拥野店,白云藏县楼。须知此北下,地底见豳州。

茅山

宋朝杨至质

玉肺空浮巳字山,五门不锁洞天宽。

紫花可饵秋寻朮,红焰难埋夜见丹。

画出一牛方水草,飞来三鹄各峰峦

仙踪寂寞高风远,谁为先生指额瘢。

次吴江驿

宋朝马彝

兰舟东下泊吴江,暂寄邮亭看渺茫。鲁望旧踪追感叹,季鹰前事入思量。尝轩雨过峰峦秀,隔岸风来橘柚香,散发未能归未遂,鲈鱼时节负秋光。

过永寿县

宋朝李石

驱马上危坂,暮鞭摇客愁。峰峦惊满目,咫尺拟回头。红树映野店,白云藏县楼。须知此北下,地底风豳州。

题白塔古迹二首

宋朝李石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炬火推归路,经台唤隔林。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

水滴

明朝解缙

月窟一蟾蜍,变化何所之。秀拔三峰峦,更蟠两蛟螭。

或化北海鱼,或变南山鹿。长河与百川,一插归吾腹。

须臾噀出云烟起,濡毫细写龙鸾字。笔底回春有生意,能使云行兼雨施。

宿马祖寺二首·其一

明朝林光

眼底峰峦动几千,青山白帽任翛然。

今宵马祖跏趺处,说破寒岩一线天。

登泰山

明朝郭鎏

峰峦壁立翠云屯,太极初分此岳存。

郁郁古松蟠御帐,层层石磴接天门。

山桃野杏花争发,曲涧方泉水正温。

秦汉登封遗往迹,归来天色欲黄昏。

上寺看南山

宋朝邵雍

叠叠是峰峦,西连梁雍宽。与其行里看,不若坐中观。包括经唐汉,并吞历晋韩。消沉事难问,唯尔尚巑屼。

题西白山观雪

宋朝释仲皎

西白名山处,那堪踏雪观。四围银世界,一色玉峰峦。夜色和天冷,清辉放月寒。溪梅初一二,著意为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