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明朝]:袁宏道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作品赏析

袁宏道进士及第后告假还乡,此诗即作于家居时。明代万历后期,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西北和东北边境处于多事之秋,而朝中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袁宏道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前途而忧虑。《感事》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首联以景起兴,湘山景色与江头独醉恰成对比,隐含着诗人为国家命运担忧的痛苦与无奈。中间两联直述时事而措辞委婉,在貌似客观的笔触下,深寓不满之情。尾联则将时事之感,融入景物之中。黄昏秋风、乱草萧瑟的秋景,加上一双本无机心的白鸟避人远飞,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写照。

袁宏道简介

明朝·袁宏道的简介

袁宏道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袁宏道的诗(784篇) 袁宏道的名句

猜你喜欢

感事

清朝丁惠康

披发茧足行邅邅,有人流涕哀江南。

眼前所见皆馀子,大宙之乱何时戡。

感事

清朝彭玉麟

薄宦严君二十年,皖江淝水汲清泉。空遗旧产三间屋,难起新炊一灶烟。

慈母箱存衣上线,他人囊饱俸余钱。乌衣巷口斜阳冷,安得王孙痴叔贤。

感事

清朝王恩浩

升平未久复疮痍,大厦已无一木支。

突厥思倾唐社稷,匈奴欲紊汉官仪。

空闻黄阁承三旨,屡见乌台奏四其。

二百年来恩泽尽,牛毛法令乱如丝。

感事

清朝方鹤斋

少年相重二毛轻,老去廉颇畏后生。

卧阁宛如千日醉,登坛无怪一军惊。

青袍座上犹饥色,白发田间有叹声。

帐下美人多似鲫,不知城国为谁倾。

感事

唐代白居易

服气崔常侍,烧丹郑舍人。常期生羽翼,那忽化灰尘。每遇凄凉事,还思潦倒身。唯知趁杯酒,不解炼金银。睡适三尸性,慵安五藏神。无忧亦无喜,六十六年春。

感事

唐代韦应物

霜雪皎素丝,何意坠墨池。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女工再三叹,委弃当此时。岁寒虽无褐,机杼谁肯施。

感事

清朝林占梅

狂飓飞扬彻骨寒,阿谁发指不冲冠。休云宁越堪鞭鞑,共道周兴肆酷残。

含怨已多闻鬼哭,择肥而噬任狼餐。即今重见摸金尉,睡梦家家席不安。

感事

清朝赵熙

心事西山就白云,主人绿帻有风闻。入时眉翠将谁画,申意唇朱不负君。

莫倚度关歌狗曲,曾扛古鼎负龙文。海山却遣童男返,扫尽鸿门灞上军。

感事

唐代陆龟蒙

将军被鲛函,只畏金石镞。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感事

清朝郑用锡

何人不识金银气,千古铜山是祸胎。舞或能工长在袖,债如可避苦无台。

祇缘腐木虫先附,莫怪闻膻蚁自来。至此补牢应一悔,始知奴辈利吾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