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方孝孺 > 方孝孺代表作品

方孝孺的诗词

共收录〔297〕首明朝·方孝孺的诗:

本页收录方孝孺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方孝孺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方孝孺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方孝孺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方孝孺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方孝孺的名句(42条)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三

明朝:方孝孺

萝山同业士,存没两无闻。未尽人间用,宁脩地下文。

刘郎应屏迹,郑谷自清芬。搔首看征雁,天寒远索群。

谢蜀王赐果十首·其八

明朝:方孝孺

利欲颓波挽不回,几人沉溺坏灵台。要明圣道无穷意,须仗贤王不世才。

谈诗·其五·万古乾坤此道存

明朝:方孝孺

万古乾坤此道存,前无端绪后无垠。手操北斗调元气,散作桑麻雨露恩。

癸酉岁京府徵考试继奉蜀王殿下命述事

明朝:方孝孺

少时轻离别,志气誇壮强。及玆未莫年,巳复多感伤。

念昔之蜀都,执经侍贤王。放怀礼法地,取乐文翰场。

耆俊满大廷,济济会冠裳。出言有同趣,讲艺靡乖方。

惟王帝室英,聪达世莫当。精诚洞千古,一目连十行。

道大才更雄,气温色弥庄。劳心抚庶政,虚巳思虞唐。

封内数十州,德声蔼洋洋。皇天䧏嘉贶,百谷屡丰穰。

盛美不自居,检身循典章。凝情观众妙,博问取所长。

自惭鲁钝学,三岁承宠光。避席玉座侧,设醴金殿旁。

睿哲能兼容,阙失专覆藏。采陟等葑菲,比珍匪琳琅。

近者迎属车,拜辞褒水阳。情真赐色笑,感激铭肺肠。

喜遇大比秋,斋官含昼凉。寸情拟披豁,古训思对扬。

虽乏㳙埃

游峨眉山纪行·其九

明朝:方孝孺

名山佳处孰同游,白发缁衣四五流。青眼古铭乡士彦,灯前夜夜话台州。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其二

明朝:方孝孺

盛世岂无谋国者,汉家长忆富民侯。荣名史策寻常事,公论江河万古流。

题山水·其二

明朝:方孝孺

离家今几载,衣

次韵兄调弟希政并柬郑叔度·其二

明朝:方孝孺

乡闾儒术许谁加,弟唱兄酬兴未赊。经济有心惭薄德,安居无事任贫家。

日高瓮牖蜂穿纸,潮落江汀雁聚沙。却叹离居趋侍日,时来相对卜灯花。

谈诗

明朝:方孝孺

天历诸公制作新,力排旧习祖唐人。
粗豪未脱风沙气,难诋熙丰作后尘。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其九

明朝:方孝孺

去岁开仓赈饿夫,今年下令活无辜。东平谩说能为善,未识当时有此无。

游峨眉山纪行·其四

明朝:方孝孺

王怜尘土辱凡肌,命入云山茹紫芝。只恐同袍不相识,误猜礼佛到峨眉。

宿夹江寺

明朝:方孝孺

窗开觉山近,院凉知雨足。
淡月透疏棂,流萤度深竹。
心空虑仍澹,神清梦难熟。
起坐佛灯前,闲抽易书读。

遣病·其五

明朝:方孝孺

久病诸人问,深居四壁牢。故交贻善药,姻娅馈醇醪。

闲厌虚名绊,贫知古道高。时来稍暄暖,斟酌减绨袍。

次脩德杂诗韵·其三

明朝:方孝孺

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白日閟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纷纷当途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写怀

明朝:方孝孺

百雀图

明朝:方孝孺

曲巷高檐避网罗,朝来饱啄陇头禾。但令四海长丰稔,不厌人间鼠雀多。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一

明朝:方孝孺

哲后践贞轨,简策有馀馥。彼或趋卑污,流恶宁有足。

明达知所师,鉴古以自烛。惟王实天纵,虚心湛无欲。

学道期济人,为善靡徼福。群书不去手,万理瞭在目。

鄙臣守铅椠,恩光蒙远瞩。穆如首夏风,煦若阳春旭。

才微愧宠厚,迹贱惭爱笃。报德谅无阶,锡嘏徒有祝。

送吴主簿

明朝:方孝孺

关西短簿众称贤,太华峰前坐五年。心为嫉邪曾奏事,家因好客不留钱。

霜寒茅屋鸡声蚤,月落江城雁影翩。此去京华遇乡使,好将嘉政万人传。

次韵奉寄好义·其二

明朝:方孝孺

闻说幽居僻,仙鬟翠崦南。阳坡饶美木,曲涧会澄潭。

问俗何方古,藏名此地堪。深期带经往,清夜拥炉谭。

岁暮寄王脩德先生·其一

明朝:方孝孺

杪岁垂垂尽,寒花悄悄繁。律回春有信,冰动水生痕。

朴学惭经济,穷居废讨论。都将百年意,一笑付乾坤。

过北山翁

明朝:方孝孺

避世惭无术,忘年赖有翁。山中九日后,花下一尊同。

江迥宜秋色,林疏怯晚风。放怀甘取醉,舍此更谁从。

遣病·其一

明朝:方孝孺

冬疟春仍壮,身羸气觉虚。吻乾秪食粥,眼眩废观书。

行步儿童笑,形容老病如。平生千古意,独在闷难舒。

感旧·王郎远逐云中戍

明朝:方孝孺

王郎远逐云中戍,许子俄为地下郎。
重访旧人寻旧迹,岭云溪月总堪伤。

催菊

明朝:方孝孺

蚤带春泥种,频添沃壤培。如何九日至,不见一枝开。

时过花何补,天寒客懒来。便须连夜发,莫负掌中杯。

峨眉县晓发次韵·渡水篮舆稳

明朝:方孝孺

渡水篮舆稳,穿林草径微。胜游方外得,乐事世间稀。

风过欹僧笠,云来挂道衣。山灵应待久,好去莫相违。

方孝孺简介

明朝·方孝孺的简介

方孝孺简介资料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方孝孺的诗(297篇) 方孝孺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