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李贽 > 李贽代表作品

李贽的诗词

共收录〔147〕首明朝·李贽的诗:

本页收录李贽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李贽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李贽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贽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李贽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李贽的名句(5条)

观铸关圣提刀跃马像

明朝:李贽

英雄再出世,烈烈有晖光。火焰明初日,金精照十方。

居然围白马,犹欲斩颜良。岂料人千载,又得见关王。

恨菊

明朝:李贽

不是先生偏爱菊,清霜独有菊花开。满庭秋色无人见,敢望白衣送酒来。

干楼晚眺·其三

明朝:李贽

中丞缓定后,携我共登临。所喜闻谣俗,非干怀壮心。

山云低薄暮,楼日压重阴。欲归犹未可,此地有知音。

重来山房赠马伯时

明朝:李贽

一别山房便十年,亲栽竹筱已参天。旧时年少惟君在,何处看山不可怜。

哭耿子庸·其三

明朝:李贽

太真终日语,东方容易谈。本是闽越人,来此共闲闲。

君子有德音,听之使人惭。白门追随后,万里走滇南。

移家恨已满,敢曰青于蓝。志士苦妆饰,世儒乐苟安。

谓君未免俗,令人坐长叹。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其一

明朝:李贽

竹径来三友,清幽半在君。抛书为对客,把酒好论文。

青苔过雨后,独鹤向人群。携手欲同去,相看日未曛。

晋阳怀古

明朝:李贽

水决汾河赵已分,孟谈潜出间三军。如何智伯破亡后,高赦无功独首论。

咏史·其三

明朝:李贽

晋鄙合符果自疑,挥锤运臂有屠儿。情知不是信陵客,刎颈迎风一送之。

十八罗汉游戏偈

明朝:李贽

不去看经念偈,却来神通游戏。自夸能杀怨贼,好意翻成恶意。

咦,南无阿弥陀佛,春夏秋冬四季。

丘长孺生日

明朝:李贽

似君初度日,不敢少年看。百岁人间易,逢君世上难。

三杯生瑞气,一雨送春寒。对客犹辞醉,尊前有老聃。

岁暮过胡南老·其四

明朝:李贽

有席虽长穿,有朋亦喜欢。园蔬堪摘矣,不用一钱看。

却寄·其三

明朝:李贽

盈盈细抺随风雪,点点红妆带雨梅。莫道门前车马富,子规今已唤春回。

过聊城

明朝:李贽

谁道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渤海新开府,中原尽点兵。

倭夷两步卒,廊庙几公卿。不见鲁连子,射书救聊城。

过武城·其一

明朝:李贽

弦歌古渡口,经过欲停舟。世变人何往,神伤意不留。

文章夸海岱,礼乐在春秋。堪笑延陵札,同时失子游。

庄纯夫还闽有忆·其一

明朝:李贽

乘龙人归去,谁复到吾门。薄暮多风雨,知子宿前村。

南池二首·其一

明朝:李贽

济漯相将日暮时,此间乃有杜陵池。三春花鸟犹堪赏,千古文章只自知。

九日坪上·其一

明朝:李贽

如鸟飞飞到处栖,今年九日在山西。太行正是登高处,无菊亦应有酒携。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

明朝:李贽

去年花比今年蚤,今年人比去年老。尽道人老不如旧,谁信旧人老亦好。

秋菊总开旧岁花,人今但把新人夸。不见旧日龙山帽,至今犹共说孟嘉。

去年我犹在阴山,今年尔复在江南。傍人错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开于我复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举头望见钟山高,出门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携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虽有谢公墩,朝朝长在门。

虽有阶前塔,高高未出云。褰裳缓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设施。

天生我辈必有奇,感加雅意来相期。入门秋色上高堂,烹茶为具呼儿郎。

欢来不用登高去,扑鼻迎风尊酒香。子美空吟白发诗,渊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逢故知,菊花共看未开时。

宿吴门·其一

明朝:李贽

秋深风落木,清水半池荷。驱马向何去,吴门客子多。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其四

明朝:李贽

泗州说有大圣,金陵亦有元城。何似维明与公,并称二李先生。

晓行逢征东将士却寄梅中丞

明朝:李贽

烽火城西百将屯,寒烟晓爨万家村。雄边子弟夸雕鞯,绝塞将军蚤闭门。

傍海何年知浪静,登坛空自拜君恩。云中今有真颇牧,安得移来觐至尊。

南池二首·其二

明朝:李贽

水入南池读古碑,任城为客此何时。从前秪为作诗苦,留得惊人杜甫诗。

太白楼·其一

明朝:李贽

世事真同水上浮,金龟好换酒家愁。山东李白今何在,城下惟瞻太白楼。

九日坪上·其二

明朝:李贽

坪上无花有酒钱,谩将沽酒醉逃禅。若言不识酒中趣,可试登高一问天。

除夕道场即事·其一

明朝:李贽

众僧齐唱阿弥陀,人在天涯岁又过。但道明朝七十一,谁知七十已蹉跎。

李贽简介

明朝·李贽的简介

李贽简介资料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李贽的诗(147篇) 李贽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