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梅尧臣 > 梅尧臣名言名句

梅尧臣的名句

共收录〔1212〕首宋朝·梅尧臣的名言名句:

本页收录梅尧臣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梅尧臣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梅尧臣经典语录或喜欢的梅尧臣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更多:梅尧臣的诗(2925篇)

  • 201. 三日夏雨刺昏垫,五日炎热讥旱伤。展开
    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
    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
    津头吏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
    却来城中谈孔孟,言语便欲非尧汤。
    三日夏雨刺昏垫,五日炎热讥旱伤。
    百端得钱事酒卮,屋里饿妇无糇粮。
    一身沟壑乃自取,将相贤科何尔当。

    梅尧臣:《闻进士贩茶

  • 202. 日旱就马乘,香草路迫厄。展开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驰陌。
    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
    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池鱼有偷钓,林鸟有巧射。
    园隶见我来,朱门暂开辟。
    园妇见我还,便扫车马迹。
    何以扫马迹,实亦畏他客。
    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
    他人或所至,生斗不得惜。
    又忆游嵩山,胜趣无不索。
    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
    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
    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
    上饮醒心泉,高巅溜寒液。
    下看峰半雨,广甸飞甘泽。
    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
    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归途,两胫痛苦刺。
    日旱就马乘,香草路迫厄。
    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
    碑观巡幸僧,指古定空壁。
    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擿。
    杨生謢己短,不字不肯易。
    明年移河阳,簿书日堆积。
    忽得谢公书,大夸游览剧。
    自嵩历石堂,藓花题洞额。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笔画。
    乃知二公贵,逆告意可赜。
    遂由龙门归,里堠环数驿。
    我时诗以答,或歌或辨责。
    责我不喜僧,性实未所获。
    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唯与公非才,同在不同昔。
    昔日同少壮,今且异肥瘠。
    昔日同微禄,今且异烜赫。
    昔同骑破鞯,今控银辔革。
    昔同自讴歌,今执乐指百。
    死者诚可悲,存者独穷厄。
    但比死者优,贫存何所益。

    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

  • 203. 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展开
    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
    穷巷独秉德,车马一何多。
    势力走谀谄,礼义服委佗。
    是以被褐人,长甘北山阿。
    曰今岂有愧,渔上有行歌。

    梅尧臣:《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 204. 近年建安所出胜,天下贵贱求呀呀。展开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煮泉为世夸。
    入山乘露掇嫩觜,林下不畏虎与蛇。
    近年建安所出胜,天下贵贱求呀呀。
    东溪北苑供御余,王家叶家长白牙。
    造成小饼若带銙,斗浮斗色倾夷华。
    味甘回甘竟日在,不比苦硬令舌窊。
    此等莫与北俗道,只解白土和脂麻。
    欧阳翰林最别识,品第高下无欹斜。
    晴明开轩碾雪末,众客共赏皆称嘉。
    建安太守置书角,青蒻包封来海涯。
    清明才过已到此,正见洛阳人寄花。
    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
    石缾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
    诗肠久饥不禁力,一啜入腹鸣咿哇。

    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

  • 205. 臣言天下言,臣身宁自恤。展开
    皇佑辛卯冬,十月十九日。
    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愤嫉。
    愿条一二事,臣职非妄率。
    巨奸丞相博,邪行世莫匹。
    曩时守成都,委曲媚贵昵。
    银璫插左貂,穷腊使驰馹。
    邦媛将侈夸,中金赉十镒。
    为言寄使君,奇纹织纤密。
    遂倾西蜀巧,日夜急鞭抶。
    红经纬金缕,排枓斗八七。
    比比双莲花,篝灯戴心出。
    几日成几端,持行如鬼疾。
    明年观上元,被服稳贤质。
    灿然惊上目,遽尔有薄诘。
    既闻所从来,佞对似未失。
    且云虔至尊,於妾岂能必。
    遂回天子颜,百事容丐乞。
    臣今得粗陈,狡狯彼非一。
    偷威与卖利,次第推甲乙。
    是惟阴猾雄,仁断宜勇黜。
    必欲致太平,在列无如弼。
    弼亦昧平生,况臣不阿屈。
    臣言天下言,臣身宁自恤。
    君傍有侧目,喑哑横诋叱。
    指言为罔上,废汝还蓬荜。
    是时白此心,尚不避斧鑕。
    虽令御魑魅,甘且同饴密。
    既其弗可惧,复以强辞窒。
    帝声亦大厉,论奏不及毕。
    介也容甚闲,猛士胆为栗。
    立贬岭外春,速欲为异物。
    外内官忷忷,陛下何未悉。
    即敢救者谁,襄执左史笔。
    谓此傥不容,盛美有所咈。
    平明中执法,怀疏又坚述。
    介言或似狂,百岂无一实。
    恐伤四海和,幸勿苦苍卒。
    丞许迁英山,衢路犹嗟咄。
    翌日宣白麻,称快颇盈溢。
    阿附连谏官,去若坏絮虱。
    其间因获利,窃笑等蚌鹬。
    英州五千里,瘦马行{左马右失}{左马右失}。
    毒蛇喷晓雾,昼与岚气没。
    妻孥不同途,风浪过蛟窟。
    存亡未可知,雨馆愁伤骨。
    饥仆时後先,随猿拾橡栗,
    越林多蔽天,黄甘杂丹橘。
    万室通酿酤,抚远亡禁律。
    醉去不须钱,醒来弄琴瑟。
    山水仍怪奇,已可销忧郁。
    莫作楚大夫,怀沙自沈汨。
    西汉梅子真,去为吴市卒。
    为卒且不惭,况兹别乘佚。

    梅尧臣:《书窜

  • 206. 乃言天下士,徒此古清秩。展开
    丞相初得君,有志重儒术。
    乃言天下士,徒此古清秩。
    遂惩衒鬻人,忝冒十八七。
    进君天禄阁,比众为第一。
    又荐王张韩,恬可与君匹。
    吾侪宜惭羞,空自预朝韠。
    欲归无田园,强住枉岁日。
    值君乘高轩,西望函谷出。
    当时迎长卿,书史传未悉。
    车驰及襁负,千万今可诘。
    老农喜君来,田租不妄率。
    织妇喜君来,缣机当俟毕。
    府胥喜君来,督责去暴抶。
    疾苦无不求,前人唯法律。
    昼锦荣既浮,康民美方溢。
    真为丈夫志,岂是名过实。

    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 207. 公负天下才,用心如用笔。展开
    公负天下才,用心如用笔。
    端劲随意行,曾无一画失。
    因看落纸字,大小得疏密。
    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频年值我来,我媿不堪七。
    安能事墨研,欲效前人述。
    懒性真嵇康,闲坐喜扪虱。
    是以持献公,不使物受屈。
    果然公爱之,奇踪写名实。
    岂惟播今时,当亦传异日。
    嗟哉试笔诗,藏不容人乞。

    梅尧臣:《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

  • 208.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展开
    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
    机杼固已勤,刀尺诚独难。
    裁缝失分寸,长短为损残。
    尝闻仲山甫,能补帝衮完。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
    徐从信都学,染翦宜弃冠。
    彼实山甫徒,尔亦非綷剜。
    东归道自胜,人谁故时看。

    梅尧臣:《送徐无党归婺州

  • 209.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展开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锺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愿稚小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梅尧臣:《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 210. 他日闻课第,天下谁能双。展开
    一见新安守,便若新安江。
    洞澈物不隔,演漾心所降。
    远指治所山,已入邻斋窗。
    捧舆登南岭,策马怀旧邦。
    养亲将为寿,倾甘抱玉缸。
    观军将劳士,脔肥堆羊腔。
    下车谈诗书,上世拥旄幢。
    勿窥渊游鳞,无吠夜惊尨。
    他日闻课第,天下谁能双。

    梅尧臣:《送潘歙州

  • 211. 四牛遂为何氏有,装背入眼天下无。展开
    燕马易画,吴牛难图。
    马骨隐细牛骨麤,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斗无牵拘。
    昨日何家观小轴,绢虽破烂色不渝。
    二头相触角竞掎,前脚如跪後脚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写尽蹄腕殊。
    一胜一败又苦似,胜者很逐败者趋。
    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尚书国初人,爱画收几厨。
    买时不惜金与帛,帛载牛车钱载驴。
    後世儿孙不能保,卖人穷市无须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钱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为何氏有,装背入眼天下无。
    坐中吾侪趣已异,又喜玄女传兵符。
    此本实称阎令画,下笔简细容颜姝。
    三人鬼状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黄帝中间荫葩盖,霞扇错玳旌拥朱。
    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复观鹿台独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娱。
    酒池肉林骑行炙,剖心斮胫堪悲吁。
    数幅吴王宴西子,彩舟张乐当姑苏。
    宫娥数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红芙蕖。
    黛峰细浪得平远,前对洞庭傍太湖。
    商纣夫差可垂诫,历世传翫参盘盂。
    雕鹰草木不足记,特咏此事心何如。

    梅尧臣:《观何君宝画

  • 212.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展开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
    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
    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
    议论吐肝胆,慷慨从窜投。
    上能同所乐,下能同所忧。
    出处乃一致,颜色无媚媮。
    诗书每博约,文酒时献酬。
    其间最达者,今已问喘牛。
    我如沟中断,不入刀斧锼。
    未忍舍素业,笔墨老更遒。
    岂愿学葛藟,柔弱附彼樛。
    但慕张平子,闲居吟四愁。
    譬若种香兰,幸勿忧臭莸。
    顾兹发向衰,仕路行将休。
    自甘贫贱死,肯作儿女羞。
    夷齐何其清,尚饿不食周。
    末途逢元珍,果然知品流。
    当时守南方,非是寡筭筹。
    城空无一兵,有智欲谁诹。
    直令韩彭处,奚所施善谋。
    在法责固深,屈辱凡几秋。
    无人一引手,落穽穷更幽。
    乃以诗战我,摐摐排利矛。
    用以以击少,左旋而右抽。
    困蹙全夺气,奔降且无由。
    孰意吾晚节,获奉君子游。
    宴屡接其席,行屡接其輈。
    遂使西归航,岸泊独淹留。
    张侯喜闻馆,坐久月影收。
    烛尽继以薪,夜分方还舟。
    自古贤与愚,一一为冢丘。
    定知不可免,安用计短修。
    会须举杯杓,亦莫忘歌讴。

    梅尧臣:《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及序

  • 213. 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览省。展开
    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
    比来唯建溪,团片敌金饼。
    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
    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
    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览省。
    蜀荈久无味,声名谩驰骋。
    因雷与改造,带露摘牙颖。
    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顷。
    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
    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
    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
    重思朋友义,果决在勇猛。
    倏然乃以赠,蜡囊收细梗。
    吁嗟茗与鞭,二物诚不幸。
    我贫事事无,得之似赘瘿。

    梅尧臣:《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

  • 214. 一见宝踪天下妙,稽首赞仰舌吻乾。展开
    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
    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
    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筹谩举叨席中。
    主人欲客心意欢,出以飞帛腾龙鸾。
    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
    坐间杜子好弄笔,诋讥前辈无全完。
    一见宝踪天下妙,稽首赞仰舌吻乾。
    如此别识已太险,我不颂咏还应难。

    梅尧臣:《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 215. 未逢甫里先生谒,多见吴兴太守迎。展开
    水上朱楼昼角鸣,蒙蒙雨里榜舟轻。
    未逢甫里先生谒,多见吴兴太守迎。
    荷叶半黄莲子老,霜苞微绿橘林明。
    十年不到风烟改,君去将诗与昼评。

    梅尧臣:《重送周都官

  • 216. 翰林先生多所知,又笑画图收满屋。展开
    琵琶转拨声繁促,学作饥禽啄寒木。
    木蠹生虫细穴深,长啄歊铿未充腹。
    拢弦叠响入众耳,发自深林答空谷。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蝉声。
    坐中宾欢呼酒饮,门外客疑将欲行。
    主人语客客莫去,弹到古树裂丁丁。
    内宾外客曾未听,乍闻此曲无不惊。
    还忆昭君入胡虏,乌孙帐下边马鸣。
    安知如今有乐事,能使女奚飞玉觥。
    女奚年小殊流俗,十月单衣体生粟。
    言事关西杨广文,广文空腹贪教曲。
    曲奇谱新偷法部,妙在取音时转轴。
    翰林先生多所知,又笑画图收满屋。
    不肯那钱买珠翠,任从堆插阶前菊。
    功曹时借乃许出,他日求观龟壳缩。
    我嗟老钝不如渠,幸得交朋时借娱。
    但乐休计有与无。

    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戏作

  • 217. 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展开
    李白劝尔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吴宫燕。
    尔不听此言,祸患今乃见。
    吴火时虽无,越罗日生变。
    空知稻粱肥,岂悟杯盘荐。
    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
    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

    梅尧臣:《答祖择之惠黄雀鮓

  • 218. 尝闻昔时语,南看北辰星。展开
    授命出绝域,北至单于庭。
    驰鸣沙碛遥,马倦朔雪零。
    幽州古道上,胡笳应夜听。
    尝闻昔时语,南看北辰星。
    使回傥可记,乃得验天形。

    梅尧臣:《送刘司勋奉使

  • 219.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展开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
    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
    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

    梅尧臣:《哭王几道职方三首·我今过五十

  • 220. 数杯已酩酊,万事应破除。展开
    江翁多感慨,饮散来直庐。
    题踪有旧友,连蹇常与渠。
    昨归天禄下,念昔悲有余。
    未久复外补,安能恋清虚。
    得请向苕霅,幽怀寄禽鱼。
    高城浸湖光,面面当红蕖。
    晚乘画舫游,四坐罗轻裾。
    数杯已酩酊,万事应破除。
    不爱趋时近,不恤与世疏。
    百岁且过半,冉冉将焉如。
    谁慕八十叟,犹在磻溪渔。
    嗟哉再宿夕,乃自仲秋初。
    清谈固隔绝,可见壁上书。

    梅尧臣:《依韵和江邻几癸巳六月十日同刁吴韩杨饮范景

  • 221. 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蹄轻。展开

    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

    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

    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蹄轻。

    归来衣锦看他日,何用樽前唱渭城。

    梅尧臣:《送贡仲章之燕

  • 222. 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展开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
    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
    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
    一见如宿遇,举袂自拂尘。
    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
    岁月虽已深,奇妙不愧新。
    惊嗟岂无意,振播还有因。
    乃知至精手,安得久晦堙。
    二僧感识别,请以己艺陈。
    或弹中散曲,或出丞相真。
    览古仍获今,未枉停车轮。

    梅尧臣:《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

  • 223.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斗无牵拘。展开
    燕马易画,吴牛难图。
    马骨隐细牛骨麤,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斗无牵拘。
    昨日何家观小轴,绢虽破烂色不渝。
    二头相触角竞掎,前脚如跪後脚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写尽蹄腕殊。
    一胜一败又苦似,胜者很逐败者趋。
    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尚书国初人,爱画收几厨。
    买时不惜金与帛,帛载牛车钱载驴。
    後世儿孙不能保,卖人穷市无须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钱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为何氏有,装背入眼天下无。
    坐中吾侪趣已异,又喜玄女传兵符。
    此本实称阎令画,下笔简细容颜姝。
    三人鬼状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黄帝中间荫葩盖,霞扇错玳旌拥朱。
    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复观鹿台独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娱。
    酒池肉林骑行炙,剖心斮胫堪悲吁。
    数幅吴王宴西子,彩舟张乐当姑苏。
    宫娥数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红芙蕖。
    黛峰细浪得平远,前对洞庭傍太湖。
    商纣夫差可垂诫,历世传翫参盘盂。
    雕鹰草木不足记,特咏此事心何如。

    梅尧臣:《观何君宝画

  • 224.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展开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锺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愿稚小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梅尧臣:《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 225. 东城父老语於我,推本刱自开元时。展开
    薛君堂悬山水字,请我试作山水诗。
    呼童磨墨慰君意,强作安得有好辞。
    昔年曾是杜陵客,东城水上横此碑。
    字方数尺形势健,岂似取次笔画为。
    东城父老语於我,推本刱自开元时。
    不知当时何所用,费功鑱刻为瑰奇。
    我去长安十载後,此石谁辇来京师。
    苑中构殿激流水,暮春修禊浮酒卮。
    是时祠臣出不意,酒半使赋或气萎。
    日斜鸣跸不可驻,未就引去如鞭笞。
    脱我幸得预此列,玉阶立写从然萁。
    今虽下笔不称意,已书满幅令君嗤。

    梅尧臣:《薛九公期请赋山水字诗

梅尧臣简介

宋朝·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梅尧臣的诗(2925篇)  梅尧臣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