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司马光 > 司马光名言名句

司马光的名句

共收录〔231〕首宋朝·司马光的名言名句:

本页收录司马光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司马光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司马光经典语录或喜欢的司马光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更多:司马光的诗(1275篇)

  • 51. 肃然来悲风,四望气萧瑟。展开
    天生千万人,中有一俊杰。
    奈何丧三贤,前后缠期月。
    邻几任天资,浮饰耻澡刷。
    朝市等山林,衣冠同布褐。
    外无泾谓分,内有淄渑别。
    逢时敢危言,慷慨谁能夺。
    圣俞诗七千,历历尽精绝。
    初无追琢勤,气质禀清洁。
    负兹惊世才,未尝自标揭。
    鞠躬随众后,侧足畏蹉跌。
    钦圣渥洼驹,初生已汗备。
    虽有绝尘踪,不失和鸾节。
    宜为清庙器,俨雅应钟律。
    众论仍共然,非从友朋出。
    群材方大来,軮轧夫帝室。
    谁云指顾间,聊翩化异物。
    吊縗哭未已,病枕气已竭。
    同为地下游,携手不相失。
    钊绂顿萧条,相逢但嗟咄。
    诵君三哀诗,终篇涕如雪。
    眉目尚昭晰,笑言犹仿佛。
    肃然来悲风,四望气萧瑟。

    司马光:《和吴冲卿三哀诗

  • 52. 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凤。展开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
    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凤。
    伊余素空疏,滥吹翰黑场。
    不为群隽遗,出处聊簪裳。
    乐来凡六闰,转毂飞炎凉。
    同歌太学下,共醉金马旁。
    修竹压窗寒,夭桃倚户芳。
    金盘剖卢橘,玉壶分蔗浆。
    惊呼局上急,嘲笑杯间狂。
    神情一契会,形迹两俱忘。
    欢余叹宦薄,离合何能常。
    濡毫纪岁时,挥霍素壁光。
    去秋随相车,沿牒来东方。
    城中未遍辞,不疑逐南荒。
    奔波走郊外,取别何苍黄。
    举觞未及尽,亟归还束装。
    行行到官下,日积簿领忙。
    文书拥笔端,胥史森如墙。
    况当三伏深,沾汗万淋浪。
    细蝇绕眉睫,驱赫不可攘。
    涔涔头目昏,始觉冠带妨。
    诚知才智微,吏治非所长。
    惧贻知己羞,敢不益自强。
    因思瓯闽远,南走侵溟涨。
    炎蒸异中县,从古无雪霜。
    终翰会茅屋,监茗征行商。
    欢哗费口舌,解囊收毫芒。
    不疑性高介,此困安可当。
    山川几千里,问讯谁能将。
    冲卿居京邑,青云正腾骧。
    寓直紫台上,风露澄东厢。
    清夜不成寐,缓步聊彷徨。
    拂此壁上尘,远怀同舍郎。
    英辞欻感发,高义纷激昂。
    泠泠宫殿虚,疯咏何琅琅。
    手书成两通,貯之古锦囊。
    一往泉山南,一致汶水阳。
    坚重金璧体,光寒矛剑芒。
    乃知贤隽心,浅俗示易量。
    何尝用荣枯,遽尔分否藏。
    居然激衰薄,更使清风扬。

    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 53.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展开
    天佑休明祚,时生俊杰臣。
    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
    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司马光:《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天佑休明祚

  • 54. 庐歼凡骨不能飞,今朝九陔何处期。展开
    若士北游穷地角,还食蛤蜊卷龟壳。
    庐歼凡骨不能飞,今朝九陔何处期。

    司马光:《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若士北游穷地角

  • 55. 金盘剖卢橘,玉壶分蔗浆。展开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
    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凤。
    伊余素空疏,滥吹翰黑场。
    不为群隽遗,出处聊簪裳。
    乐来凡六闰,转毂飞炎凉。
    同歌太学下,共醉金马旁。
    修竹压窗寒,夭桃倚户芳。
    金盘剖卢橘,玉壶分蔗浆。
    惊呼局上急,嘲笑杯间狂。
    神情一契会,形迹两俱忘。
    欢余叹宦薄,离合何能常。
    濡毫纪岁时,挥霍素壁光。
    去秋随相车,沿牒来东方。
    城中未遍辞,不疑逐南荒。
    奔波走郊外,取别何苍黄。
    举觞未及尽,亟归还束装。
    行行到官下,日积簿领忙。
    文书拥笔端,胥史森如墙。
    况当三伏深,沾汗万淋浪。
    细蝇绕眉睫,驱赫不可攘。
    涔涔头目昏,始觉冠带妨。
    诚知才智微,吏治非所长。
    惧贻知己羞,敢不益自强。
    因思瓯闽远,南走侵溟涨。
    炎蒸异中县,从古无雪霜。
    终翰会茅屋,监茗征行商。
    欢哗费口舌,解囊收毫芒。
    不疑性高介,此困安可当。
    山川几千里,问讯谁能将。
    冲卿居京邑,青云正腾骧。
    寓直紫台上,风露澄东厢。
    清夜不成寐,缓步聊彷徨。
    拂此壁上尘,远怀同舍郎。
    英辞欻感发,高义纷激昂。
    泠泠宫殿虚,疯咏何琅琅。
    手书成两通,貯之古锦囊。
    一往泉山南,一致汶水阳。
    坚重金璧体,光寒矛剑芒。
    乃知贤隽心,浅俗示易量。
    何尝用荣枯,遽尔分否藏。
    居然激衰薄,更使清风扬。

    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 56. 泠泠宫殿虚,疯咏何琅琅。展开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
    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凤。
    伊余素空疏,滥吹翰黑场。
    不为群隽遗,出处聊簪裳。
    乐来凡六闰,转毂飞炎凉。
    同歌太学下,共醉金马旁。
    修竹压窗寒,夭桃倚户芳。
    金盘剖卢橘,玉壶分蔗浆。
    惊呼局上急,嘲笑杯间狂。
    神情一契会,形迹两俱忘。
    欢余叹宦薄,离合何能常。
    濡毫纪岁时,挥霍素壁光。
    去秋随相车,沿牒来东方。
    城中未遍辞,不疑逐南荒。
    奔波走郊外,取别何苍黄。
    举觞未及尽,亟归还束装。
    行行到官下,日积簿领忙。
    文书拥笔端,胥史森如墙。
    况当三伏深,沾汗万淋浪。
    细蝇绕眉睫,驱赫不可攘。
    涔涔头目昏,始觉冠带妨。
    诚知才智微,吏治非所长。
    惧贻知己羞,敢不益自强。
    因思瓯闽远,南走侵溟涨。
    炎蒸异中县,从古无雪霜。
    终翰会茅屋,监茗征行商。
    欢哗费口舌,解囊收毫芒。
    不疑性高介,此困安可当。
    山川几千里,问讯谁能将。
    冲卿居京邑,青云正腾骧。
    寓直紫台上,风露澄东厢。
    清夜不成寐,缓步聊彷徨。
    拂此壁上尘,远怀同舍郎。
    英辞欻感发,高义纷激昂。
    泠泠宫殿虚,疯咏何琅琅。
    手书成两通,貯之古锦囊。
    一往泉山南,一致汶水阳。
    坚重金璧体,光寒矛剑芒。
    乃知贤隽心,浅俗示易量。
    何尝用荣枯,遽尔分否藏。
    居然激衰薄,更使清风扬。

    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 57.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展开
    木末采芙蓉,骚人歌所无。
    何言霜花艳,不与水芝殊。
    香苞麝脐结,茂叶桐阴敷。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司马光:《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 58. 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展开
    迢递铜梁道,凝严青锁闱。
    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
    乡树迎朱毂,江花照锦衣。
    临邛不足并,荣耀古今稀。

    司马光:《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迢递铜梁道

  • 59. 讼庭止敲扑,咫尺异喧寂。展开
    府官无旬休,虑问乃游息。
    诏书禁从诣,不舍始朝食。
    缓带对藜羹,下箸免促迫。
    门前吏卒散,却扫谢来客。
    北轩有藤床,今晨始拂拭。
    蓬发乱宜梳,霜髭间可摘。
    开囊晒药物,发笥出书册。
    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於时孟秋末,天晴色绀碧。
    林叶虽未零,风声已淅沥。
    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
    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羁鞫。
    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
    形骸尽我有,不复为物役。
    中非久安逸,幸得少顷适。
    讼庭止敲扑,咫尺异喧寂。
    明朝不能然,危盼愁月夕。

    司马光:《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 60. 十万貔貅士,旌旗晋水阳。展开
    十万貔貅士,旌旗晋水阳。
    元戎倚耆硕,别乘选才良。
    秀直寒松节,精明利剑芒。
    知君留滞久,从此欲腾骧。

    司马光:《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

  • 61. 僮饥马羸石磴滑,战栗流汗皆成冰。展开
    穷冬北上太行岭,霰雪纠结风峥嵘。
    熊潜豹伏飞鸟绝,一径仅可通人行。
    僮饥马羸石磴滑,战栗流汗皆成冰。
    妻愁儿号强相逐,万险历尽方到并。
    并州从来号惨烈,今日乃信非虚名。
    阴烟苦雾朝不散,旭日不复能精明。
    跨鞍揽辔趋上府,发拳须磔指欲零。
    炭炉炙砚汤涉笔,重复画字终能成。
    谁言醇醪能独产,壶腹迸裂无由倾。
    石脂装火近不热,蓬勃气入头颅腥。
    仰惭鸿雁得自适,随阳南去何溟溟。
    又惭鳦鸟识时节,岩穴足以潜微形。
    我来苔欲报恩分,契阔非尽利与荣。
    古人有为知己死,只恐冻骨埋边庭。
    中朝故人岂念我,重裘厚履飘华缨。
    傅闻此北更寒极,不知彼民何以生。

    司马光:《苦寒行

  • 62. 况兹辞荣久,厌苦车马喧。展开
    天衢名利场,尘泥继朝昏。
    况兹辞荣久,厌苦车马喧。
    慨然忽高举,翩若黄秸翻。
    朝卖西城宅,暮理南行辕。
    回首岂无怀,眷眷望国门。
    想象解装初,完美未可论。
    纵横置老屋,缺肃周短垣。
    臧获念去故,炊爨假罂盆。
    幼椎喜就新,阶庭走诸孙。
    幸有克家子,生事不日温。
    计昌昔名都,於今亦雄藩。
    先贤虽已远,风迹凛犹存。
    况复多巨公,分义素所敦。
    丞相辞黄阁,学士乘朱轓。
    青云同禁省,白首会山樊。
    潩水湛寒光,尽眼清心魂。
    华堂临曲渚,画舫承芳樽。
    高谈金石谐,逸笔风雨奔。
    得朋诚多欢,孤陋未可谖。
    时当惠好音,独乐慰荒园。

    司马光:《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 63. 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展开
    天佑休明祚,时生俊杰臣。
    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
    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司马光:《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天佑休明祚

  • 64. 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展开
    曏来河洛久愆阳,祷祀徒劳罄肃庄。
    林雪飞花欣暂白,麦田濡叶未全典。
    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
    入使孜孜悯惸独,斯民那复畏凶荒。

    司马光:《和公廙喜雪

  • 65. 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展开
    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
    于宝识之希,未必庇众目。
    应辰仰高风,跂从自西蜀。
    平生示相识,歉歉不自足。
    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
    得官当入秦,行李示结束。
    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
    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
    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
    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
    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
    论时久未出,窃骂怨满腹。
    归来面扬扬,气中饫粱肉。
    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
    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
    长安十五驿,重复间川陆。
    轩诗怀袖间,倦懑辄披读。
    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
    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司马光:《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 66.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展开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
    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凤。
    伊余素空疏,滥吹翰黑场。
    不为群隽遗,出处聊簪裳。
    乐来凡六闰,转毂飞炎凉。
    同歌太学下,共醉金马旁。
    修竹压窗寒,夭桃倚户芳。
    金盘剖卢橘,玉壶分蔗浆。
    惊呼局上急,嘲笑杯间狂。
    神情一契会,形迹两俱忘。
    欢余叹宦薄,离合何能常。
    濡毫纪岁时,挥霍素壁光。
    去秋随相车,沿牒来东方。
    城中未遍辞,不疑逐南荒。
    奔波走郊外,取别何苍黄。
    举觞未及尽,亟归还束装。
    行行到官下,日积簿领忙。
    文书拥笔端,胥史森如墙。
    况当三伏深,沾汗万淋浪。
    细蝇绕眉睫,驱赫不可攘。
    涔涔头目昏,始觉冠带妨。
    诚知才智微,吏治非所长。
    惧贻知己羞,敢不益自强。
    因思瓯闽远,南走侵溟涨。
    炎蒸异中县,从古无雪霜。
    终翰会茅屋,监茗征行商。
    欢哗费口舌,解囊收毫芒。
    不疑性高介,此困安可当。
    山川几千里,问讯谁能将。
    冲卿居京邑,青云正腾骧。
    寓直紫台上,风露澄东厢。
    清夜不成寐,缓步聊彷徨。
    拂此壁上尘,远怀同舍郎。
    英辞欻感发,高义纷激昂。
    泠泠宫殿虚,疯咏何琅琅。
    手书成两通,貯之古锦囊。
    一往泉山南,一致汶水阳。
    坚重金璧体,光寒矛剑芒。
    乃知贤隽心,浅俗示易量。
    何尝用荣枯,遽尔分否藏。
    居然激衰薄,更使清风扬。

    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 67. 后来惭瓦砾,旁倚愧疚蒹葭。展开
    吴越为君土,崤函是我家。
    濯缨从吏事,倾盖聚京会。
    奕世交朋重,同僚分谊加。
    声光尝耳剽,臭味辱肩差。
    选士参县石,烝髦应椓罝。
    帝畿转日月,蓬堵积烟霞。
    咨访倾肝胆,推褒借齿牙。
    后来惭瓦砾,旁倚愧疚蒹葭。
    谈论寥天一,诙谐老柏差。
    虚舟坦莫逆,璞玉莹无瑕。
    信美**衍,在膦起咄嗟。
    劳歌尽乡思,旅梦各天涯。
    诚厌簪绅累,难堪狱讼哗。
    缿筩朝插蝟,贯索暮如麻。
    脉沐沾朝服,蜩螗沸九衙。
    宿奸牢窟宅,弊俗费鞭挝。
    鮆脍思吹絮,羊羹忆卧沙。
    梅林连雨熟,梨味得霜佳。
    秋色城临水,春风路入花。
    稻肥袂断蟹,桑密不通鸦。
    蹙衄浮盘芡,钩聊卧垅瓜。
    江蓴半卷叶,石蕨乍舒芽。
    风物随乡乐,山川革道遐。
    若人才有裕,修己德无邪。
    正恐临髋髀,安能舍镆铘。
    怒飞期浸逼,肥遁迹酒赊。
    不此沟中木,微同井底蛙。
    果能真引去,谁复强邀遮。
    旋结蜗牛舍,还乘下泽车。
    闭门常反拒,醉帻任欹斜。
    林野游如鹿,泥涂蛰似蛇。
    故人时记忆,阳羡致新茶。

    司马光:《君倚示诗有归吴这兴为诗三十二韵以赠

  • 68. 清言妙谕间诙谑,笑语往反何喧哗。展开
    滑台古镇揭高牙,主人贤厚宾友嘉。
    公庭退休射堂饮,水深绿李浮甘瓜。
    清言妙谕间诙谑,笑语往反何喧哗。
    别来汎滥若浮梗,尘愁俗累稠於麻。
    提鞭俄苔触风日,惨涩满眼飞埃沙。
    朱门湛湛果深浅,门外日拥千余车。
    阍人未肯即通刺,指弹手版景欲斜。
    就令入见亦何事,气象渺邈凌青霞。
    围棋角智财胜负,拙者理与功名赊。
    舍之归入户庭隘,爷视青天如井蛙。
    后檐数尺地荒秽,不翦欲令生荠花。
    当春寂寂但如此,意恐至外逢纷华。
    奈何胜友百余里,不可一见如天涯。
    何时更共把卮酒,侧身北望空咨嗟。

    司马光:《春日书寄东郡诸同舍

  • 69. 二十五年南北走,遗爱寂然民记否。展开
    二十五年南北走,遗爱寂然民记否。
    昔日婴儿今壮夫,昔日壮夫今老叟。

    司马光:《昔予尝权宰韦城今重过之二十五年矣慨然有怀

  • 70. 当春寂寂但如此,意恐至外逢纷华。展开
    滑台古镇揭高牙,主人贤厚宾友嘉。
    公庭退休射堂饮,水深绿李浮甘瓜。
    清言妙谕间诙谑,笑语往反何喧哗。
    别来汎滥若浮梗,尘愁俗累稠於麻。
    提鞭俄苔触风日,惨涩满眼飞埃沙。
    朱门湛湛果深浅,门外日拥千余车。
    阍人未肯即通刺,指弹手版景欲斜。
    就令入见亦何事,气象渺邈凌青霞。
    围棋角智财胜负,拙者理与功名赊。
    舍之归入户庭隘,爷视青天如井蛙。
    后檐数尺地荒秽,不翦欲令生荠花。
    当春寂寂但如此,意恐至外逢纷华。
    奈何胜友百余里,不可一见如天涯。
    何时更共把卮酒,侧身北望空咨嗟。

    司马光:《春日书寄东郡诸同舍

  • 71. 宫漏清高处处闻,六待寂寂夜将分。展开
    宫漏清高处处闻,六待寂寂夜将分。
    南下河梁缅诘曲,北瞻禁阙郁缤纷。
    黄金锁闲斗城斜,高玉楼通上帝家。
    若木未光潜日月,神仙不动积烟霞。
    铜壶角箭夜何长,杳杳亭亭示遽央。
    复道回廊接西掖,千门万户遥当当。
    宛转徘徊不能驻,复出宫城透宫树。
    宫树鸟飞月欲西,烛光一道照沙堤。
    龙骑聊翩拥阊阖,凤帷岑寂对狻猊。
    广庭肃肃延冠带,剑佩峥嵘百神会。
    施政发令四海春,庙堂垂衣天宇泰。

    司马光:《宫漏谣

  • 72. 其中松柏与龟鹤,得年稍久终摧枯。展开
    天覆地载如洪炉,万物死生同一涂。
    其中松柏与龟鹤,得年稍久终摧枯。
    借令真有蓬莱山,未免亦居天地间。
    君不见太上老君头似雪,世人浪说驻童颜。

    司马光:《示道人

  • 73. 粥粥黄鸡习鹤介,芃芃青蔓掩兰薰。展开
    严风秀木折为薪,得罪由来为出群。
    粥粥黄鸡习鹤介,芃芃青蔓掩兰薰。
    天资谗妖多端巧,人极精明不易分。
    饮水岂言吴刺史,谤书翻似马将军。
    波涛光涌动寒野,楼阁岧峣压暮云。
    红叶寺深秋晚邮,苍山钟迥夜清闻。
    何妨绝境聊为守,正恐中朝亟用君。
    身外百愁俱掷置,放歌沈饮且醺醺。

    司马光:《送张太博知岳州

  • 74. 鹤飞笙远窅无迹,遗庙今人空沥酒。展开
    今秋少雨冬不雪,麦寄浮埃根欲绝。
    圣主焦心闵万民,负扆不怡常膳撤。
    诏书朝下遍九州,岳渎百神俱祷求。
    西都留守虔群命,促驾不敢须臾留。
    嵩高万仞蟠地中,海内众山无与雄。
    前驱大旆拥千骑,波腾云涌来祠宫。
    牲肥酒香笾豆洁,盛服斋明芦毛血。
    有司执事皆萧然,宝帐神来风窣屑。
    公心犹畏九阍遥,丹诚不得通于霄。
    分留导从屯林麓,别张醮具登山椒。
    山椒迢遰峻无极,行挽枯藤蹋危石。
    万室嗷嗷悉死饥,敢惮劬劳爱余力。
    天门上出俄坦平,下视一世尘杳冥。
    焚香拜手倾垦恻,左右前后皆列星。
    公今三守三川地,咫尽嵩高未尝至。
    诘朝既毕祠祀严,暂转鸣珂历诸寺。
    少林昔为达磨居,达磨英灵今有无。
    廋辞流散满天下,竞以两手扪空虚。
    法王魏氏离宫旧,玉刻狻猊曏犹有。
    子孙宗庙皆尘灰,止见伽蓝存不朽。
    会善庭隅千岁松,一极二股凌寒空。
    势如鼎足争秀出,泠泠永夜吟霜风。
    少室先生乐间暇,弃官来家玉峰下。
    昔为浪泊据鞍人,今结东陵卖瓜舍。
    溪上有堂名挂冠,四垣重复皆林峦。
    呼儿扫地喜公到,随分弦歌留尽欢。
    周王太子名闻久,相传羽化缑山首。
    鹤飞笙远窅无迹,遗庙今人空沥酒。
    公来本不事遨嬉,周流闾里询疲羸。
    亲呼令长嘱赤子,勿贪荣利穷鞭苔。
    境中群望无不走,回辔仍过鉴龙口。
    奉先暮投林日曛,浥涧晨征辙冰厚。
    归来新诗盈一编,明珠大贝相属聊。
    此行虽不从公后,历历胜游皆目前。

    司马光:《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 75. 西郊去岁揖行人,柳暗花浓又一春。展开
    西郊去岁揖行人,柳暗花浓又一春。
    坐想高风清入骨,沈吟佳句健生神。
    潺湲杳霭烟波古,散诞逍遥兴趣新。
    应笑洛阳车马道,缁衣未免华红尘。

    司马光:《和伯常自吨州见寄

司马光简介

宋朝·司马光的简介

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司马光的诗(1275篇)  司马光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