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宋之问 > 宋之问名言名句

宋之问的名句

共收录〔120〕首唐代·宋之问的名言名句:

本页收录宋之问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宋之问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宋之问经典语录或喜欢的宋之问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更多:宋之问的诗(195篇)

  • 51. 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展开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昆明御宿侍龙媒,伊阙天泉复几回。西夏黄河水心剑,
    东周清洛羽觞杯。苑中落花扫还合,河畔垂杨拨不开。
    千春万寿多行乐,柏梁和歌攀睿作。赐金分帛奉恩辉,
    风举云摇入紫微。晨趋北阙鸣珂至,夜出南宫把烛归。
    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文昌佐吴越。越中山海高且深,
    兴来无处不登临。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阴。
    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始安繁华旧风俗,
    帐饮倾城沸江曲。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
    荔浦蘅皋万里馀,洛阳音信绝能疏。故园今日应愁思,
    曲水何能更祓除。逐伴谁怜合浦叶,思归岂食桂江鱼。
    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

    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 52. 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展开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

    宋之问:《寄天台司马道士

  • 53. 归舟何虑晚,日暮使樵风。展开
    禹穴今朝到,邪溪此路通。著书闻太史,炼药有仙翁。
    鹤往笼犹挂,龙飞剑已空。石帆摇海上,天镜落湖中。
    水低寒云白,山边坠叶红。归舟何虑晚,日暮使樵风。

    宋之问:《游禹穴回出若邪

  • 54.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展开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宋之问:《登粤王台

  • 55. 不言将巧笑,翻逐美人来。展开
    驻想持金错,居然作管灰。绮罗纤手制,桃李向春开。
    拾藻蜂初泊,衔花鸟未回。不言将巧笑,翻逐美人来。

    宋之问:《剪彩

  • 56. 丹心江北死,白发岭南生。展开
    朝夕苦遄征,孤魂长自惊。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
    石发缘溪蔓,林衣扫地轻。云峰刻不似,苔藓画难成。
    露裛千花气,泉和万籁声。攀幽红处歇,跻险绿中行。
    恋切芝兰砌,悲缠松柏茔。丹心江北死,白发岭南生。
    魑魅天边国,穷愁海上城。劳歌意无限,今日为谁明。

    宋之问:《发藤州

  • 57. 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展开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宋之问:《登粤王台

  • 58. 忧来生白发,时晚爱青松。展开
    借问梁山道,嶔岑几万重。遥州刀作字,绝壁剑为峰。
    惜别路穷此,留欢意不从。忧来生白发,时晚爱青松。
    勿以西南远,夷歌寝盛容。台阶有高位,宁复久临邛。

    宋之问:《送杨六望赴金水

  • 59.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展开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

    宋之问:《寄天台司马道士

  • 60.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展开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宋之问:《下山歌

  • 61. 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展开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昆明御宿侍龙媒,伊阙天泉复几回。西夏黄河水心剑,
    东周清洛羽觞杯。苑中落花扫还合,河畔垂杨拨不开。
    千春万寿多行乐,柏梁和歌攀睿作。赐金分帛奉恩辉,
    风举云摇入紫微。晨趋北阙鸣珂至,夜出南宫把烛归。
    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文昌佐吴越。越中山海高且深,
    兴来无处不登临。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阴。
    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始安繁华旧风俗,
    帐饮倾城沸江曲。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
    荔浦蘅皋万里馀,洛阳音信绝能疏。故园今日应愁思,
    曲水何能更祓除。逐伴谁怜合浦叶,思归岂食桂江鱼。
    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

    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 62. 徒缘滞遐郡,常是惜流年。展开
    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野禽宵未啭,山蜚昼仍眠。
    目兹海榴发,列映岩楹前。熠爚御风静,葳蕤含景鲜。
    清晨绿堪佩,亭午丹欲然。昔忝金闺籍,尝见玉池莲。
    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南金虽自贵,贺赏讵能迁。
    抚躬万里绝,岂染一朝妍。徒缘滞遐郡,常是惜流年。
    越俗鄙章甫,扪心空自怜。

    宋之问:《玩郡斋海榴

  • 63. 驷马留孤馆,双鱼赠故人。展开
    远方来下客,輶轩摄使臣。弄琴宜在夜,倾酒贵逢春。
    驷马留孤馆,双鱼赠故人。明朝散云雨,遥仰德为邻。

    宋之问:《答李司户夔

  • 64.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展开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65. 愿陪丹凤辇,率舞白云衢。展开
    御路回中岳,天营接下都。百灵无后至,万国竞前驱。
    文卫严清跸,幽仙读宝符。贝花明汉果,芝草入尧厨。
    济济衣冠会,喧喧夷夏俱。宗禋仰神理,刊木望川途。
    抚己贫非病,时来本不愚。愿陪丹凤辇,率舞白云衢。

    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

  • 66.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展开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宋之问:《度大庾岭

  • 67.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展开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奕奕扃闱邃,轩轩仗卫趋。
    气青连曙海,云白洗春湖。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茅殿今文袭,梅梁古制无。
    运遥日崇丽,业盛答昭苏。伊昔力云尽,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郡职昧为理,邦空宁自诬。
    下车霰已积,摄事露行濡。人隐冀多祐,曷唯沾薄躯。

    宋之问:《谒禹庙

  • 68. 院梅发向尺,园鸟复成曲。展开
    院梅发向尺,园鸟复成曲。落日游南湖,果掷颜如玉。
    含情不得语,转盼知所属。惆怅未可归,宁关须采箓。

    宋之问:《春湖古意

  • 69.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展开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 70.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展开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

    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 71. 拾藻蜂初泊,衔花鸟未回。展开
    驻想持金错,居然作管灰。绮罗纤手制,桃李向春开。
    拾藻蜂初泊,衔花鸟未回。不言将巧笑,翻逐美人来。

    宋之问:《剪彩

  • 72.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展开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 73.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展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宋之问:《送杜审言

  • 74.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展开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宋之问:《晚泊湘江

  • 75. 春暖阴梅花,瘴回阳鸟翼。展开
    晨跻大庾险,驿鞍驰复息。雾露昼未开,浩途不可测。
    嵥起华夷界,信为造化力。歇鞍问徒旅,乡关在西北。
    出门怨别家,登岭恨辞国。自惟勖忠孝,斯罪懵所得。
    皇明颇照洗,廷议日纷惑。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
    羽翮伤已毁,童幼怜未识。踌蹰恋北顾,亭午晞霁色。
    春暖阴梅花,瘴回阳鸟翼。含沙缘涧聚,吻草依林植。
    适蛮悲疾首,怀巩泪沾臆。感谢鹓鹭朝,勤修魑魅职。
    生还倘非远,誓拟酬恩德。

    宋之问:《早发大庾岭

宋之问简介

唐代·宋之问的简介

宋之问介绍 宋之问字延淸,汾州隰城县(唐肃宗上元元年,改西河县,今汾阳市)人,令文长子也,伟貌雄辩。甫冠,武後召,与杨烱分直习艺馆,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丙供奉。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时,韦皐任户部郎中,善裁决,而之问工诗,称“一台二妙”。歴修文馆学士,谪汴州长史,改越州死。诗自魏建安後,迄江左,格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宋之问的诗(195篇)  宋之问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