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苏轼 > 苏轼名言名句

苏轼的名句

共收录〔2261〕首宋朝·苏轼的名言名句:

本页收录苏轼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苏轼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苏轼经典语录或喜欢的苏轼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更多:苏轼的诗(3136篇)

  • 426. 雪堂初覆瓦,上簟无下莞。展开
    江南佳公子,遗我锦绣端。
    揽之温如春,公子焉得寒。
    兴雨自有时,肤寸便濛{?漫}。
    敛藏以自润,牛斗何足干。
    空庭月与影,强结三友欢。
    我岂不足欤,要此清团团。
    所欢在一醉,常恐樽中干。
    舍酒尚可乐,明珠如弹丸。
    但恐千仞雀,忽忽发虚弹。
    迨子闲暇时,种子田中丹。
    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谩。
    我顷在东坡,秋菊为夕餐。
    永愧坡间人,布褐为我完。
    雪堂初覆瓦,上簟无下莞。
    时时亦设客,每醉筒辄殚。
    一笑便倾倒,五年得轻安。
    公子岂我徒,衣钵传一箪。
    定非郊与岛,笔势江河宽。
    悲吟古寺中,穿帷雪漫漫。
    他年记此味,芋火对懒残。

    苏轼:《次韵毛滂法曹感雨诗

  • 427.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展开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
    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
    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
    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
    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苏轼:《游道场山何山

  • 428.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展开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

    苏轼:《聚星堂雪

  • 429. 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展开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
    (音浴。
    )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麏窜修竹。
    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
    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
    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尺连巴蜀。
    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苏轼:《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 430. 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展开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
    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
    不裹头,又无履,
    相识虽多少知己。问翁毕竟何所止?
    笑言只在红尘里。秋风猎猎行云飞,
    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
    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
    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
    亦曾乐半夜,传筹醉朱阁。
    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
    亦曾忧羁旅,他乡迫暮秋。
    故国日边无信息,断鸿空逐水长流。
    或安贫,或安富,
    或爵通侯封万户。一任秋霜换鬓毛,
    本来面目长如故。水有苹兮山有芝,
    人意虽存事已非。有时却忆经游处,
    都似茫茫春梦归。尔来尤解安贫贱,
    不为公卿强陪面。皎如明月在秋潭,
    动著依前还不见。还不见,
    可奈何,空使远人增眷恋。
    但祗从他随物转,青楼黄阁长相见。
    若相见,莫殷勤,
    却是翁家旧主人。

    苏轼:《老人行

  • 431. 王郎年少日,文如瓶水翻。展开
    谪仙窜夜郎,子美耕东屯。
    造物岂不惜,要令工语言。
    王郎年少日,文如瓶水翻。
    争锋虽剽甚,闻鼓或惊奔。
    天欲成就之,使触羝羊藩。
    孤光照微陋,耿如月在盆。
    归来千首诗,倾泻五石樽。
    却疑彭泽在,颇觉苏州烦。
    君看驺忌子,廉折配春温。
    知音必无人,坏壁挂桐孙。

    苏轼:《次韵和王巩

  • 432.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展开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
    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
    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
    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
    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
    伊予素寡爱,嗜好本不笃。
    粤自少年时,低回客京毂。
    虽非曳裾者,庇荫或华屋。
    颇见绮纨中,齿牙厌粱肉。
    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
    团凤与葵花,?式砆杂鱼目。
    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
    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
    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
    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
    闻道早春时,携aa45赴初旭。
    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
    旋洗玉泉蒸,芳罄岂停宿。
    须臾布轻缕,火候谨盈缩。
    不惮顷间劳,经时废藏蓄。
    髹筒净无染,箬笼匀且复。
    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
    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
    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aa41。
    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陆子咤中泠,次乃康王谷。
    ?麻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
    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
    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
    姜盐拌白土,稍稍従吾蜀。
    沿欲外形体,安能徇心腹。
    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
    外慕既已矣,胡为此羁束。
    昨日散幽步,偶上天峰麓。
    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旗簇。
    呼儿为佳客,采制聊亦复。
    地僻谁我従,包藏置厨簏。
    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
    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
    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
    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赎。
    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曲。

    苏轼:《寄周安孺茶

  • 433.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绿发新。展开
    凤雏骥子日相高,白发苍颜笑我曹。
    读遍牙签三万轴,却来小邑试牛刀。
    出处年来恨不齐,一樽临水记分携。
    江湖咫尺吾将老,汝颍东流子却西。
    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绿发新。
    故国依然乔木在,典刑复见老成人。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凤雏骥子日相高

  • 434.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展开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自従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山东喜食粟饭,饮酸酱。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
    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
    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
    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
    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
    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
    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

    苏轼:《和蒋夔寄茶

  • 435. 爱君五十著彩服,儿啼却得偿当年。展开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爱君五十著彩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烹龙为炙玉为酒,鹤发初生千万寿。
    金花诏书锦作囊,白藤肩舆帘蹙绣。
    感君离合我酸辛,此事今无古或闻。
    长陵朅来见大姊,仲孺岂意逢将军。
    开皇苦桃空记面,建中天子终不见。
    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

    苏轼:《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

  • 436. 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展开
    柏舟高节冠乡邻,绛帐清风耸搢绅。
    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
    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
    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

    苏轼:《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 437. 尚有身为患,已无心可安。展开
    索漠齐安郡,従来著放臣。
    如何风雪里,更送独归人。
    瘦骨寒将断,衰髯摘更稀。
    未甘为死别,犹恐得生归。
    日上气暾江,雪晴光眩野。
    记取到家时,锄櫌吾正把。
    月明穿破裘,霜雪涩孤剑。
    归来闭户坐,默数来时店。
    诸兄无可寄,一语会须酬。
    晚岁俱黄发,相看万事休。
    故人如念我,为说瘦栾栾。
    尚有身为患,已无心可安。
    吾兄喜酒人,今汝亦能饮。
    一杯归诵此,万事邯郸枕。
    东阡在何许,寒食江头路。
    哀哉魏城君,宿草荒新墓。
    临分亦泫然,不为穷途泣。
    东阡时一到,莫遣牛羊入。
    我梦随汝去,东阡松柏青。
    却入西州门,永愧北山灵。
    乞墦何足羡,负米可忘艰。
    莫为无车马,含羞入剑关。
    我坐名过实,欢哗自招损。
    汝幸无人知,莫厌家山稳。
    竹笥与练裙,随时毕婚嫁。
    无事若相思,征鞍还一跨。
    万里却来日,一庵仍独居。
    应笑谋生拙,团团如磨驴。

    苏轼:《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 438.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展开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畏?畾,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
    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苏轼:《上韩持国

  • 439.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展开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苏轼:《开先漱玉亭

  • 440. 时于冰雪中,笑语作春温。展开
    冗士无处著,寄身范公园。
    桃花忽成阴,荠麦秀已繁。
    闭门春昼永,惟有黄蜂喧。
    谁人肯携酒,共醉榆柳村。
    髯卿独何者,一月三到门。
    我不往拜之,髯来意弥敦。
    堂堂元老後,亹亹仁人言。
    忆在钱塘岁,情好均弟昆。
    时于冰雪中,笑语作春温。
    欲饮径相觅,夜开丛竹轩。
    搜寻到箧笥,鲊醢无复存。
    每愧烟火中,玉腕亲炮燔。
    别来今几何,相对如梦魂。
    告我当北渡,新诗侑清樽。
    坡陀太行麓,汹涌黄河翻。
    仕宦非不遇,王畿西北垣。
    斯民如鱼耳,见网则惊奔。
    皎皎千丈清,不如尺水浑。
    刑政虽首务,念当养其源。
    一闻襦袴音,盗贼安足论。

    苏轼:《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 441. 吾观蔡子与人游,掀豗笑语无不可。展开
    吾观蔡子与人游,掀豗笑语无不可。
    平时倜傥不惊俗,临事迂阔乃过我。
    横前坑阱众所畏,布路金珠谁不裹。
    尔来变化惊何速,昔号刚强今亦颇。
    邻君独守廷尉法,晚岁却理鄱阳柁。
    莫嗟天骥逐羸牛,欲试良玉须猛火。
    世事徐观真梦寐,人生不信长轗轲。
    知君决狱有阴功,他日老人酬魏颗。

    苏轼:《送蔡冠卿知饶州

  • 442. 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展开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
    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
    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
    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
    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
    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
    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
    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
    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
    俄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
    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
    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
    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
    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
    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
    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
    作诗记余欢,万古一昏晓。

    苏轼:《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 443. 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展开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承平百年间,簪缨半齐民。
    建溪富奇伟,叶氏初隐沦。
    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
    佳哉郁葱葱,气若凤与麟。
    联翩出儒将,岂惟十朱轮。
    新松无鹿触,旧柏有乌驯。
    待公归上冢,泪叶乃肯春。

    苏轼:《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

  • 444. 故国依然乔木在,典刑复见老成人。展开
    凤雏骥子日相高,白发苍颜笑我曹。
    读遍牙签三万轴,却来小邑试牛刀。
    出处年来恨不齐,一樽临水记分携。
    江湖咫尺吾将老,汝颍东流子却西。
    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绿发新。
    故国依然乔木在,典刑复见老成人。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凤雏骥子日相高

  • 445. 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展开
    将军破赋自草檄,论诗说剑俱第一。
    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
    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
    红旆朝开猛士噪,翠帷暮卷佳人出。
    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
    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阶前石。

    苏轼:《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 446. 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展开
    予昔少年日,气盖里闾侠。
    自言似剧孟,叩门知缓急。
    千金已散尽,白首空四壁。
    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妻孥真敝履,脱弃何足惜。
    四大犹幻座,衣冠矧外物。
    一朝发无上,愿老灵山宅。
    世事子如何,禅心久空寂。
    世间出世间,此道无两得。
    故应入枯槁,习气要除拂。
    丈夫生岂易,趣舍志匪石。
    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

    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 447. 当为师子吼,佛法无南北。展开
    子昔少年日,气盖里闾侠。
    自言似剧孟,叩门知缓急。
    千金已散尽,白首空四壁。
    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妻孥真敝履,脱弃何足惜。
    四大犹幻座,衣冠矧外物。
    一朝发无上,顾老灵山宅。
    世事子如何,禅心久空寂。
    世间出世间,此道无两得。
    故应入枯槁,习气要除拂。
    丈夫生岂易,趣舍志匪石。
    当为师子吼,佛法无南北。

    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 448. 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展开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自従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山东喜食粟饭,饮酸酱。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
    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
    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
    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
    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
    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
    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

    苏轼:《和蒋夔寄茶

  • 449.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展开
    问君谪南宾,野葛食几尺。
    逢人瘴发黄,入市胡眼碧。
    三年不易过,坐睨倚天壁。
    归来貌如故,妙语仍破镝。
    那能废诗酒,亦未妨禅寂。
    愿为尚书郎,还赐上方舄。
    江家旧池台,修竹围一尺。
    归来万事非,惟见秦淮碧。
    平生痛饮处,遗墨鸦栖壁。
    西来故父客,金印杂鸣镝。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
    中微未可料,家庙藏赤舄。

    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 450. 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展开
    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
    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
    金鱼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
    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
    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
    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
    出城三日尚逶迟,妻孥怪骂归何时。
    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

    苏轼:《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苏轼简介

宋朝·苏轼的简介

苏轼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的诗(3136篇)  苏轼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