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汪炎昶 > 汪炎昶代表作品

汪炎昶的诗词

共收录〔266〕首宋朝·汪炎昶的诗:

本页收录汪炎昶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汪炎昶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汪炎昶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汪炎昶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汪炎昶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汪炎昶的名句(3条)

同张李二同知及学官游石龙潭以韩公炭从湫诗

宋朝:汪炎昶

鬼斧淬霜劂嶔洞,石莹津□□清湩。
一潭绀影浸秋寒,云染龙腥罥枝重。
镌瑶□□四巑屼,雄压坤维妥以巩。
人言曾见华阳儿,突□□濛珠尚捧。
云璈丁当杂梵呗,悯涸尤枯乞灵宠。
虚无怪电摇青光,谷搅崖搜雷雨□。
地储精英固如是,岂必盘涡龙所拥。
石鲜镀绿欹风磴,跼步下窥毛发疏。
蟋鳞潜角见无由,鱼弄戏腮微浪涌。

休宁朱肖严葺其先大父岐山书为堂藏修之所而·乃翁未读书功收

宋朝:汪炎昶

乃翁未读书功收,大儿收功名□流。
三年刻楮岂无用,一鸣惊人姑少留。
大伸纡爽数应值,但力根本吾何求。
书声夜寻岭猿苦,想见灯火虚堂秋。

沧洲白鹭图五首·其四

宋朝:汪炎昶

联拳一足傍菰蒲,照影秋波雪点孤。荷响滴残篷外雨,远应有梦落江湖。

次韵戏族兄存耕翁再纳宠姬·其一

宋朝:汪炎昶

买得轻盈一树春,画堂歌舞又翻新。慈乌哺母情兼洽,彩凤将雏色总珍。

南山

宋朝:汪炎昶

宣平隐处今始过,烟霞城郭路几何。
野渡谁浮夕阳艇,空山尚乡樵人歌。
石坛荒凉叠苔藓,谷鸟啁哳深松罗。
何当更值卖酒至,一笑使我朱颜酡。

梨花

宋朝:汪炎昶

残雪浮光莹晓枝,肯随红紫贰妍姿。
年年寒食风和雨,天遣天花值此时。

宋朝:汪炎昶

待成竿后节方露,自作笋时心已空。椎金锻铁作硬语,意气硉矹真丈夫。

记媓

宋朝:汪炎昶

铠疫不方息,飞媓又作群。
搅空吹密雪,障日度轻云。
濒死欣中脱,偷生骇乍闻。
分官严捕瘵,吏卒日纷纷。

咀业间新茶二绝·虏全陆羽事烹

宋朝:汪炎昶

虏全陆羽事烹,谩自夸张立户庭。
别向人间傅一法,吾诗便把当茶经。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其十七

宋朝:汪炎昶

高人厌尘纷,不肯栖平地。木末敞轩窗,托此超然意。

六言二首·撼竹露喧馀滴

宋朝:汪炎昶

撼竹露喧馀滴,度荷风挟微香。
醉袂拂开云影,钓丝牵动潭光。

俞氏朝爽轩

宋朝:汪炎昶

西山入拄颊,终带板绶累。
悠悠轩中人,心闲得真趣。

送澹齐吴判官还台

宋朝:汪炎昶

佐郡清声播,巡台应辟除。
施为多近古,恬澹不渝初。
政每寻无迹,□□□□馀。
抚摩殊搏击,声蠹肯踌躇。

余于汪推官别墅睹壁间蜀道山水欲赋未能一夕

宋朝:汪炎昶

满壁簪业墨未昏,牵情一夜役吟魂。
舟掀波浪经巫峡,袖扑云烟度剑门。
九折乍惊身出险,三声独似耳闻猿。
无端一事留遗恨,欠觅浣花溪上村。

程存虚梦与六人饮酒赋诗余亦焉而眉长夹鼻下

宋朝:汪炎昶

莫是阿罗汉,前身住化城。
梦独形法相,来未得诗情。
矧复论修短,真当外死生。
世人宽作计,端欲俟河清。

程申齐梦江和叔咏余近作明日以二韵续所寄见

宋朝:汪炎昶

片片绿剪湘潭烟,点点露滴秋凉天。
正厌堆阜矻太华,欲避娇吭哑孤蝉。
卷曲离奇且朽老,馀习蟠错未产扫。
梦寐不忘我湔祓,谓曷一语能近道。

同张赵二山长及郡城诸小饮紫阳溪上分韵赋诗

宋朝:汪炎昶

出郭未云远,野趣觉已深。
溪声法尘梦,树影凉絺襟。
师模炯连壁,士价逾兼金。
杯行孰为侑,间瘭爱幽禽。

俞伯初见访示吴髓诗既去而江和叔至甚恨相后

宋朝:汪炎昶

一日二子各两屐,踏碎一径松花黄。
人好禽鱼亦光耀,山空水石逾荒凉。
胸次似条冰雪莹,笑语欲染烟霞香。
凝绝独嫌不聊袂,此已天幸宽愁肠。

悯旱

宋朝:汪炎昶

一身兼百虑,旱暵最关心。稻穫饥逾甚,民贫祸转深。

偷生庸可必,此咎杳难寻。苦被浮云恼,时时谩作阴。

冬至·草草欢娱共一觞

宋朝:汪炎昶

草草欢娱共一觞,葭灰昨夜煦初阳。
民贫绝喜冬独煖,客倦翻嫌日渐长。
造化不停聊阖癖,人情自此隔炎凉。
欲占岁稔浑无雪,儿毫晴云晓色黄。

梅雨

宋朝:汪炎昶

萧瑟连朝暮,凄凉抵客居。
疏渠防更骤,绽屋趁微疏。
润起荒厨醭,腥傅僻巷淤。
遗愁吾有策,闭户卧看书。

先世藏减笔尽马甚精妙因乱失之追悼赋比

宋朝:汪炎昶

无韩妙笔见无由,一马长鸣塞草秋。
败素烟昏谁解惜,监车独自困骅骝。

梅子

宋朝:汪炎昶

又是江南烟雨时,黄梅正解蹙人眉。
平生谩说和羹事,一骑红尘屡荔枝。

书兴四首·其一

宋朝:汪炎昶

山如斲新棱,泉如注新碧。醉卧便妥帖,似换松根石。

混俗悼昔遗,嗜静竦今获。吸鲸涤烦想,饫奇苏惫力。

追往忽悟咎,持虑日增惕。

六言二首·其二

宋朝:汪炎昶

暮雨带云凄涩,归时不脱渔蓑。邻犬误疑客至,数声吠出烟萝。

汪炎昶简介

宋朝·汪炎昶的简介

汪炎昶简介资料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汪炎昶的诗(266篇) 汪炎昶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