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杨士奇 > 杨士奇代表作品

杨士奇的诗词

共收录〔778〕首明朝·杨士奇的诗:

本页收录杨士奇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杨士奇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杨士奇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杨士奇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杨士奇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杨士奇的名句(48条)

将归庐陵送朱智南上

明朝:杨士奇

朔风日云厉,凛凛天雨霜。征夫念行役,游子思故乡。

宿昔累欢宴,一旦异飞翔。晨兴戒徒旅,各已俨成装。

齐驱上河桥,祖送盈路傍。驾言从此辞,俯仰情内伤。

流波逝东渚,浮云越西冈。去去踰万里,各在天一方。

嘉遇讵可期,乖阙谅难忘。惟当保贞素,随时以自臧。

萧氏石冈十景诗为省身赋·其四·梁家潭

明朝:杨士奇

江流汇为潭,其下深无极。时有云雾兴,疑是蛟龙宅。

送周存诚州判致仕归清江·其一

明朝:杨士奇

秘馆连西掖,编摩集众英。有才皆荐达,垂老足恩荣。

旷野心情熟,浮云去就轻。明朝对玉笥,山水有馀清。

题梅赠刘伯埙南行·其一

明朝:杨士奇

都阃边南控百蛮,只今椎髻学衣冠。春风绿幕文书简,雪蕊冰花正好看。

题萧德赞四时小景·其三

明朝:杨士奇

两行鸣雁分飞处,一个轻船逆上时。藉是江天好吟景,不令风物动秋思。

送佘通判·其二

明朝:杨士奇

分明一道澄江月,照见冰霜铁石心。谁谓今人未如古,古来循吏只如今。

送刘生

明朝:杨士奇

客舍馀春雨正繁,怜渠万里到柴门。相看已是诸孙行,渐长能知大父恩。

共爱名驹轻道路,又逢新雁忆乡园。松筠轩里遗书在,归约良朋更讨论。

鬼谷圮桥东山云房四图为金学士题·其一

明朝:杨士奇

靡靡王风叹黍离,周公已远仲尼衰。乘车拥盖诸侯客,只说阳城鬼谷师。

挽刘仲海·其一

明朝:杨士奇

心如明月湛孤圆,扫石看云度岁年。家在吉阳城里住,未曾轻到县门前。

题少保杨澹庵江乡归趣图

明朝:杨士奇

巴陵西畔楚江分,曾泛湖波望岳云。
借得君山小龙笛,月明吹向洞庭君。

寄李祭酒·其二

明朝:杨士奇

卧病无尘事,其如离思何。春风胜旧识,时复一来过。

题画送欧阳广哲

明朝:杨士奇

往昔送子时,春冰洞地明。两京遂间阔,相望摇心旌。

今年子重来,几日复南征。念子道路难,激我离别情。

是时碧梧亭亭汎露彩,翠竹瑟瑟含秋声。踌蹰何以赠远行。

子负挺特姿,潇洒梧竹清。岂不闻峄阳之产中琴瑟,嶰谷之材谐律吕。

人生有志当大用,况遇明时事尧禹。常保坚贞德,不随流俗迁。

不见溪头磐石重如山,时解出云腾九天。

题蔡骐练林先冢图

明朝:杨士奇

犹诵过庭教,俄成陟岵悲。尘生五色服,空忆上堂时。

新冢楸梧绿,深春雨露滋。含情已无限,更咏蓼莪诗。

题弼侄山水

明朝:杨士奇

斋居无俗事,清眺擅吴江。水郭团农舍,柴门系钓艭。

题扇寄余正安

明朝:杨士奇

倭麻来海外,裁扇剧清真。还凭玉堂笔,写寄玉堂人。

十月二十五日夜连梦紃女

明朝:杨士奇

未离襁褓学踉蹡,远别怜渠意不忘。昨夜小窗频入梦,计程知己过南昌。

送刘宪副之四川·其一

明朝:杨士奇

寒飙激原野,鸿雁纷南征。念我同心侣,岁暮万里行。

萧萧骢马鸣,恻恻临别情。子怀廉洁操,烱若冰壸清。

偕处诚所乐,离居非所宁。矫首西黄鹄,何时重合并。

简胡学士索木芙蓉栽·其一

明朝:杨士奇

牡丹芍药皆姱丽,总怯风霜不耐秋。只好芙蓉伴修竹,清华晚映北窗幽。

胡泉州朴斋

明朝:杨士奇

籍甚清源守,高斋近海滨。依然如白屋,惟是表朱轮。

松竹论深契,诗书对古人。吏民从尚质,风俗渐还淳。

治比刘宗正,歌传召信臣。良哉二千石,时独见天真。

永丰陈处士挽诗

明朝:杨士奇

世出颍川系,乡邻六一居。声名崇孝友,术业富诗书。

禄养承昭代,神游渺太虚。兵曹怀永痛,血涕满衣裾。

任丘道中

明朝:杨士奇

霜柳未全稀,风沙不住飞。居人过驿尽,猎火隔河微。

客路冲寒景,天恩恋禁闱。金台行渐远,回首思依依。

题曾仪鲤鱼

明朝:杨士奇

曾承姜氏孝,亦载琴高仙。今朝与子别,早晚待书传。

题曾翚主事竹石图

明朝:杨士奇

石上翛翛翠两竿,含风泛雪拂云端。时平讼简文书静,最好秋官署里看。

刘指挥勤学斋

明朝:杨士奇

时平无警柝,公暇事遗编。解剑闻春诵,烧灯减夜眠。

竹深幽院里,花暗素房前。事业由多学,相期及盛年。

送周布政之官三山

明朝:杨士奇

御苑柳初春,龙河冰始泮。祗命辞彤闱,驱车候清旦。

超遥起云翼,光华升玉瓒。远别期誉名,无为乖阙叹。

杨士奇简介

明朝·杨士奇的简介

杨士奇简介资料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宰相,著名学者。少时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修撰《明太祖实录》,进入官场,累官礼部侍郎,拜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先后历经五朝,身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一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一生见证了明朝由盛转衰,后因子致仕,忧虑不起。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杨士奇的诗(778篇) 杨士奇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