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晏殊 > 晏殊代表作品

晏殊的诗词

共收录〔376〕首宋朝·晏殊的诗:

本页收录晏殊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晏殊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晏殊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晏殊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晏殊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晏殊的名句(53条)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

宋朝:晏殊

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奉和圣製新春

宋朝:晏殊

斗柄东回六合春,尧天历象与时新。
铜壶瑞气延疏漏,青辂祥风绕画轮。
云里楼台高郁郁,雨中原隰碧鳞鳞。
千枝彩萼梅英吐,百尺金丝柳带匀。
秉籙调元功有序,在璿观妙政惟醇。
仰瞻魏阙宣和会,共识皇恩子万民。

麻姑山

宋朝:晏殊

昔年权暂领军城,静爱仙山咏过春。
天下云车曾祖驾,城中鳌海几生尘。
明知绿发升真籍,堪笑苍颜预宪臣。
我若粗成忠国事,赤松曾羡汉迁人。

次韵和参政陈给事寒食杜门感怀

宋朝:晏殊

班班疏雨欲晴天,回避春风入醉眠。
新火未来丝阁静,砌苔窗树两依然。

清平乐·春来秋去

宋朝:晏殊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句·骚客登山知有助

宋朝:晏殊

骚客登山知有助,秦源鸡犬更相闻。

迎春花

宋朝:晏殊

浅艳侔莺羽,纖条结兔丝。
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

立春祀太乙·华灯明灭羽衣攒

宋朝:晏殊

华灯明灭羽衣攒,翠柳萧森矮桧寒。
千步回廊绕金殿,水苍瑶佩响珊珊。

辛春日词·御阁·彩幡双燕祝春宜

宋朝:晏殊

彩幡双燕祝春宜,献寿迎祥重此时。
腊雪未消宫树碧,早莺声在万年枝。

鹿葱花

宋朝:晏殊

宫后扇开青雉尾,羽人衣翦赤霜文。
农皇药录真无谓,不向萱丛辩纠纷。

句·若更迟开三二月

宋朝:晏殊

若更迟开三二月,北人应作杏花看。

忆越州·湖山杳渺不可状

宋朝:晏殊

湖山杳渺不可状,登览幽求无所遗。
高僧伴吟足清览,见尽白莲开落时。

过华夫书屋

宋朝:晏殊

西齐辉赫亘山隅,嘉致清风世莫如。
乡党名流依绛帐,烟萝幽境似仙居。
趋庭子弟皆攀桂,弹铗宾朋总食鱼。
汗简传经亚邹鲁,粉牌留咏尽严徐。
杯盘互进先生馔,门巷应停长者车。
坟籍岂惟精四部,弦歌常见习三馀。
玳簪珠履延豪士,缥帙牙签刊赐书。
碧沼暮凉浮菡萏,纱窗秋静漏蟾蜍。
间庭潇洒移泉石,华表峥嵘冠里闾。
我恨羁游在芸阁,不陪诸彦曳长裾。

句·更作丹花满烟叶

宋朝:晏殊

更作丹花满烟叶,欲令佳客剩迟留。

句·素花皎霜雪

宋朝:晏殊

素花皎霜雪,红艳比瑶琼。

采桑子·古罗衣上金针样

宋朝:晏殊

古罗衣上金针样,绣出芳妍。玉砌朱阑。紫艳红英照日鲜。佳人画阁新妆了,对立丛边。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

辛春日词·东宫阁·青幡乍帖宜春字

宋朝:晏殊

青幡乍帖宜春字,翠旆初迎入律风。
一有元良昭大庆,问安长在紫宸中。

奉和真宗御製后苑杂花海棠

宋朝:晏殊

太液波才绿,灵和絮未飘。
霞文光启旦,珠琲密封条。
积润涵仙露,浓英夺海绡。
九阳资造化,天意属乔繇。

句·篱边菊秀先生醉

宋朝:晏殊

篱边菊秀先生醉,桑雏娇稚子仁。

句·东阳诗骨瘦

宋朝:晏殊

东阳诗骨瘦,南浦别魂销。

望仙门·紫薇枝上露华浓

宋朝:晏殊

紫薇枝上露华浓。起秋风。管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仙酒斟云液,仙歌转绕梁虹。此时佳会庆相逢。庆相逢。欢醉且从容。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

宋朝:晏殊

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美酒一杯留客宴。拈花摘叶情无限。争奈世人多聚散。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

和王校勘中夏东园

宋朝:晏殊

东园何所乐,所乐非尘事。
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
间窥鱼尾赤,暗辨蜂腰细,树影密遮林,籐梢狂罥袂。
潘蔬足登膳,陶秫径取醉。
幸获我汝交,都忘今昔世。
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

长生乐·阆苑神仙平地见

宋朝:晏殊

阆苑神仙平地见,碧海架蓬瀛。洞门相向,倚金铺微明。处处天花撩乱,飘散歌声。装真筵寿,赐与流霞满瑶觥。红鸾翠节,紫凤银笙。玉女双来近彩云。随步朝夕拜三清。为传王母金录,祝千岁长生。

丙寅中秋咏月

宋朝:晏殊

玉籥秋初半,冰轮岁有期。
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楼迟。
雁怯波光动,蛩愁叶影危。
烘帘频卷押,温酎旋凝澌。
皎外蟾生滴,寒中桂有枝。
星文藏熠燿,露彩见华滋。
苑静疏萤湿,巢空惊鹤移。
渐穿鸣瑟幌,偏鉴读书帷。
濛谷徒催晓,纖阿莫放亏。
陈王收妙舞,疑待仲宣辞。

晏殊简介

宋朝·晏殊的简介

晏殊简介资料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汉族,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晏殊的诗(376篇) 晏殊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