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役法 > 词语"役法"的意思

役法


注音一ˋ ㄈㄚˇ

役法

词语解释

役法[ yì fǎ ]

⒈  谓为法令所役使。

⒉  差役之法。

引证解释

⒈  谓为法令所役使。

《慎子》逸文:“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作法者君,守法者臣,役法者民。”

⒉  差役之法。

宋 秦观 《论议上》:“夫所谓役法者,其科条品目虽曲折不同,大抵不过差、免二法而已。”
《明史·食货志二》:“役法定於 洪武 元年。”

分字解释


造句

  • 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用于在役管道缺陷尺寸的预测。
  • 文章在介绍漏磁法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述了在役管线无损检测设备的总体结构及各部分的设计。
  • 这点毫无他法可予取代,我们无法容忍懒惰,滑铁卢之役的胜利者---威尔顿公爵,他除非处理完所有工作,否则决不回家!
  • 1815年,法皇拿破仑败于滑铁卢之役那一年,也是简·奥斯丁的著名小说《爱玛》发表那一年,特罗洛普出生于伦敦一个自由职业者的上层社会家庭。

※ "役法"的意思含义、役法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