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白毫 > 词语"白毫"的意思
báiháo

白毫


注音ㄅㄞˊ ㄏㄠˊ


白毫

词语解释

白毫[ bái háo ]

⒈  白毛。

⒉  亦作“白毫相”。

⒊  泛指白色的光芒。

⒋  指毛笔。

引证解释

⒈  白毛。

晋 王嘉 《拾遗记·春皇庖牺》:“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鬚垂委地。”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左耳有一白毫,长二尺餘。”
唐 皮日休 《公斋四咏·小桂》:“叶彩碧髓出,花状白毫蕤。”

⒉  见“白毫相”。

⒊  泛指白色的光芒。

宋 苏轼 《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⒋  指毛笔。

宋 黄庭坚 《林为之送笔戏赠》诗:“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国语辞典

白毫[ bái háo ]

⒈  大丈夫三十二相之一。相传佛陀的两眉间有白色的毫毛,右旋宛转。

《经律异相·卷四》:「太子有三十二相:一、体躯金色。二、顶有肉髻。三、其发绀青。四、眉间白毫。」

分字解释


造句

  • 这种茶是由春菊和白毫掺和制成的。
  • 一流的质量白毫只包括叶芽。
  • 白毫银针是嫩嫩的茶芽,芽上面有白色的小细毛。
  • 这样,您便可以准确体验到白毫银针音的标准味道了。
  • 成份:胶原蛋白、VC、白毫银针多酚、氨基酸肽等。
  • 大白茶良种茶树原料是制造白毫银针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 评审结果表明,茉莉凌云白毫品质超过部颁特级茉莉花茶的标准。
  • 白茶,特别是白毫银针,富含多种氨基酸和抗氧化剂-多酚中的儿茶素。
  • 白茶,特别是白毫银针,富含多种氨基酸和抗氧化剂-多酚中的儿茶素。
  • 白茶,特别是白毫银针,富含多种氨基酸和抗氧化剂-茶多酚中的儿茶素。
  • 它的芽和嫩叶具备上好的茸毛,白毫(两叶一芽)长且大于其它种类的茶树。
  • 长江流域各地三国至晋墓中出土的白毫相俑是佛教在该地区早期传播的产物。
  • 立顿的奥兰治白毫茶跟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以及带着天然香气的宝滴一道,永远留在了以往。
  •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 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
  •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翠芽、太姥香茶等白茶、绿茶系列80余品目,同时还生产有红茶、花茶、乌龙茶、特种工艺茶、苦丁茶等产品。
  • 听众被要求听两个一分钟长的声音片段,其间由350毫秒的白噪音隔开。
  • 他们是独特的,白,硬,圆形或椭圆形,约1 - 2毫米的直径。
  • 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的:马钱子、细辛、苦参、白藓皮、老龙皮各20克,食醋1000毫升。
  • 要求是两个尺寸的白石灰碟,直径分别是25毫米和50毫米,厚度均为3毫米。

※ "白毫"的意思含义、白毫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