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公仪 > 词语"公仪"的意思
gōng

公仪


注音ㄍㄨㄥ 一ˊ

繁体公儀

公仪

词语解释

公仪[ gōng yí ]

⒈  官家的礼仪。

⒉  复姓。周代鲁国有公仪休。见《史记·循吏列传》。

引证解释

⒈  官家的礼仪。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时 陈蕃 为光禄勋, 滂 执公仪诣 蕃,蕃 不止之, 滂 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⒉  复姓。 周 代 鲁国 有 公仪休。见《史记·循吏列传》。

分字解释


造句

  • 战国时期,有个音乐家叫公明仪,他的七弦琴弹得很好。
  • 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
  • 公明仪是古代一位很有名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
  • 这一切是如此地宜人,公明仪被深深地触动了心弦,不由得取下琴,对着牛弹奏起来。
  • 当然,这使得公明仪十分生气。
  • 战国时,有一位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

※ "公仪"的意思含义、公仪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