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蛊惑 > 词语"蛊惑"的意思
huò

蛊惑


注音ㄍㄨˇ ㄏㄨㄛˋ

繁体蠱惑
词性动词


蛊惑

词语解释

蛊惑[ gǔ huò ]

⒈  使人心意迷惑。

而滥求租税,糜费产业,蛊惑士女。——刘勰《灭惑论》
蛊惑人心。

demagogic;

引证解释

⒈  迷乱;惑乱。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末世则不然,徒信贵人骄妒之议,独用苟媚蛊惑之言。”
唐 白居易 《古冢狐》诗:“何况 褒姒 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明史·毛玉传》:“玉 即抗疏歷叙 武宗 时事,劝帝戒嗜欲,杜请託,以破侥倖之门,塞蛊惑之隙。”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尊称圣人,自谓教主,而犹为是妄言,在己则脂韦突梯,以佞 满 人已耳;而天下受其蛊惑者,乃较诸出于贱儒元恶之口为尤甚。”

⒉  迷惑;诱惑。

南朝 梁 刘勰 《灭惑论》:“糜费产业,蛊惑士女。运迍则蝎国,世平则蠹民。”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上散青苗钱于设厅,而置酒肆于譙门;民持钱而出者,诱之使饮,十费其二三矣。又恐其不顾也,则命娼女坐肆作乐以蛊惑之。”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只因这两个小人在侧,终朝蛊惑宸聪,以致如此。”

国语辞典

蛊惑[ gǔ huò ]

⒈  诱惑,使人心意迷乱。

唐·白居易〈古冢狐〉诗:「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迷惑 诱惑

针砭

分字解释


造句

  • 大量的教训已十分清楚地告诫人们:远离那些愚蠢蛊惑和语义双关。
  • 运用视觉引诱蛊惑人有很多技巧。
  • 那商人蛊惑他买了一辆更昂贵的汽车。
  • 据说蛇能蛊惑小动物和小鸟。
  • 蛊惑人心的政客会奉承、耳语、偷笑。
  • 然而蛊惑民心的政客喜欢他们自己的水坝。
  • 我妈教我不要轻易相信广告蛊惑人心的办法。
  • 她是我的未婚妻,所以你没有机会受到她的蛊惑。
  • 水门事件败露年间,我们都听到过蛊惑人心的大谎言。
  • 是的,这是一个情绪化的问题,很容易被蛊惑人心者利用。
  • 伊拉克局势极度黯淡,但美国必须抵制“一走了之”的蛊惑。
  • 就像新法规刚出台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所有的细节都是蛊惑人心的。
  • 但是她操控价格确有其事,她的蛊惑人心和诡计多端也不得不让人警觉。
  • 受鼓吹排外的小报头条的蛊惑,德国选民并不愿为希腊的社会契约埋单。
  •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蛊惑别人,牺牲自己的权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 如果没人知悉火鸡被引入说英语国家的历史,这一说法也许颇为蛊惑人心。
  • 在美国蛊惑民心的政客则控告日本对于他们提供的援助一点都没有感激之情。
  • 他还说道:“蛊惑人心是卡扎菲的最后一搏,不过这一招也快招架不住了。”
  • 这一法案往好处说顶多是毫无意义的装腔作势,往最坏处看是危险的蛊惑人心。
  • 显然,广告的创意在于蛊惑那些高薪女性去购买原本不该是自己买给自己的钻戒。
  • 蛊惑人心的言论就是这样:它可以很迷人,甚至光芒四射,这正是它更危险的地方。
  • 我在这里反对气候模型专家们的神圣联盟以及因相信电脑模型所做预测数据而被蛊惑的大批民众。
  • 但是相反,罪就是一个潜伏在门口的魔鬼:他极力蛊惑你,而你亦可以成为他的主人。
  • 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奇特的书,一本书头写着蛊惑的标题“1001本死前必读之书”。
  • 这家伙最冷血或者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它可以用它“手臂”上所谓的发光体来蛊惑猎物。
  • 所有的咨询公司都试图为大家提供“思想上的蛊惑”,尽管他们并不愿意用这样的称呼。

※ "蛊惑"的意思含义、蛊惑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