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民社 > 词语"民社"的意思
mínshè

民社


注音ㄇ一ㄣˊ ㄕㄜˋ

民社

词语解释

民社[ mín shè ]

⒈  民间祭祀土神。

⒉  指人民和社稷。

⒊  引申指民间。

⒋  指州、县等地方。亦借指地方长官。

⒌  古代民间自行结集的团体。

⒍  民国初年拥护黎元洪的政治组织。

引证解释

⒈  民间祭祀土神。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
郑玄 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

⒉  指人民和社稷。

宋 苏轼 《贺时宰启》:“民社非轻,犹承宣而惴惴。天渊靡外,亦戾跃以欣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蕞尔一邑,何能养如许騶从?履任,则一方涂炭矣!不可使殃民社,可即旋归,勿前矣。”

⒊  引申指民间。

《封神演义》第九八回:“紂王 聚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今日还归民社去,从来天意岂容私。”

⒋  指州、县等地方。亦借指地方长官。

宋 张孝祥 《后土东岳文》:“下臣蟣虱,天子使守民社。服事之始,敢敬有謁。”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二弟年富力强,方司民社,宜资庄产,以终廉节。”
清 钱谦益 《浙江台州府黄岩县知县周玄昭受文林郎制》:“具官某起自贤书,遂膺民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社!”

⒌  古代民间自行结集的团体。

《宋史·高宗纪五》:“辛酉,詔 淮南、襄阳府 等路团结民社。”

⒍  民国 初年拥护 黎元洪 的政治组织。

国语辞典

民社[ mín shè ]

⒈  人民与社稷。

宋·苏轼〈送张嘉父长官〉诗:「微官有民社,妙割无鸡牛。」

分字解释


造句

  • 我们都必须为强化公民社会和私营部门的作用做出更大的努力。
  • 我们取得了多大进展,取决于政府和公民社会为可持续发展创造适当环境的愿望。
  • 德国发出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在印度和其他国家,以及在德国的移民社区,都得到了明确的响应。
  • 公民社会团体也需要获得支持。
  • 他们摧毁一切外在的权威和公民社会。
  • 公民社会也可以承担起责任。
  • 公民社会可以保护公民权利受到尊重。
  • 世行如何与公民社会合作?
  • 世行为何与公民社会合作?
  • 在初民社会中,这种符号性惩罚用得很滥。
  • 津巴布韦依然拥有公民社会和自由制度的内核。
  • 公民社会似乎需要,谈到公共领域,公共范畴。
  • 世界银行是否有为公民社会组织提供的培训方案?
  • 恐怖时代的自由:对公民社会与启蒙价值的保卫。
  • 巴林和其他海湾国家相比有着高度发达的公民社会。
  • 在许多农民社区里,男人支配妇女做最多的苦差事。
  • 世界各国的公民社会是我们最主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 公民社会群体利用互联网作为组织与交流的实用工具。
  • 他把自己的财富输入到构建一个俄罗斯的公民社会中去。
  • 本研究解决萨赫勒流动牧民社区中人口数据缺乏的问题。

※ "民社"的意思含义、民社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