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不战而溃 > 成语"不战而溃"的意思
zhànérkuì

不战而溃



不战而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详细释义

  1. 军队未经战斗便已溃败。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世宗因高平之战,见樊爱能、何徽等一军不战而溃,察知军中弊幸。」

百科释义

【词目】不战而溃【读音】bùzhànérkuì【释义】溃:溃败。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八回:“原伯喝令步卒开路,军士都心慌胆落,不战而溃。”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敌人不过几个师团,国民党几十万军队不战而溃,只有杂牌军还能打一下。”


基础信息

拼音bù zhàn ér kuì

注音ㄅㄨˋ ㄓㄢˋ ㄦˊ ㄎㄨㄟˋ

繁体不戰而潰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9回:“孙膑使人挑庞涓之头示之,步军不战而溃。”

感情不战而溃是贬义词。

例子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敌人不过几个师团,国民党几十万军队不战而溃,只有杂牌军还能打一下。”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毫无战斗力。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